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此次全会提出了“综合改革方案”,而且“改革范围之广,力度之大,都将是空前的”。结合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5月26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而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要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尤其需要在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培育市场主体,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进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等方面,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应如何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10分)
材料二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4年8月29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会议指出,要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 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公布,将于2017年起对高考的内容、形式、录取、管理等环节进行改革,其中不分文理科、取消艺体特长生加分等10项变化备受关注。
(2)运用政党的有关知识,说明上述材料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8分)
材料三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
(3)材料三蕴含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哪些道理?(6分)
(1)①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市场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②必须健全国家的宏观调控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对经济不必要的干预,弥补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加强对市场活动的监管,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既要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④良好的市场秩序、健全的市场体系是市场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条件。必须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⑤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必须尊重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
(每点2分,共10分)
(如学生能够从相关知识角度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2)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宗旨和执政理念。(3分)②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说明中国共产党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为人民执政。(3分)③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国务院公布《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把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体现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2分)
(如学生能够从相关知识角度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3)①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②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③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顽强拼搏、自强不息。(每个药店2分,共6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应如何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本题未限定答题所用知识的具体范围,考查的知识面较广。学生解答本题需要认真分析材料及设问,以从中获取答题的相关信息,寻找答题的突破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题中材料“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启示学生可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与健全国家的宏观调控体系等方面去分析说明;本题材料中“培育市场主体”,启示学生可从尊重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方面去分析说明;本题材料中“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启示学生可从完善市场规则、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等方面去分析说明。
(2)本题要求学生运用政党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本题的切口不大,直接考查学生对政党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学生明确政党这一答题范围包括的具体知识点;其次需要学生从对材料的解读中寻找关键词,以明确答题的具体方向。本题材料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启示学生可从中国共产党的地位、科学民主执政方式以及领导方式等方面去分析说明;本题材料中“国务院公布《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把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启示学生可从中国共产党的依法执政方式方面去分析说明。
(3)本题要求学生分析说明材料三中蕴含了历史唯物主义道理。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学生明确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答题的范围包括的具体知识点;其次需要学生通过材料的解读,找出其中的关键语句,再根据关键语句来找寻合适的历史唯物主义道理。题中材料“实现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启示学生可从人民群众的地位与作用方面去分析说明;题中材料“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启示学生可从社会意识的反作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等方面去分析说明;题中材料“实现中国梦,必须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启示学生可从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等方面去分析说明。
考点: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共产党、人民群众的地位与作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等相关知识。
价值含义:
价值是指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人的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人的价值的内涵:
人的价值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即社会价值),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即自我价值)。
实现人生的价值:
价值、人生价值、价值观的关系:
(1)区别:
①含义不同;
②外延不同:价值包括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人生价值仅仅包括人生领域的价值;价值观是对价值的主观反映,属于主观范畴。
(2)联系:人生价值是价值在人生领域的具体体现;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形成价值观。
人的价值可以分为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个方面:
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为满足社会的需要所做出的贡献,简单地说就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
人的个人价值是指社会在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中为满足个人需要所做的给予,简单地说就是社会对个人的满足。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也就是贡献与满足的统一。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关系:
二者是相互统一的,不可分割的。这要求我们:
一方面,社会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满足个人的合理需要;
另一方面,个人也必须努力对社会尽义务、担责任,尽可能地为社会多作贡献。
我们主张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贡献与满足的统一。只讲对社会的贡献而不讲满足个人合理需要,或只讲满足个人需要而不肯为社会贡献,都是对人的价值的片面理解。
人的价值:
(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
①含义: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②特点: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2)人的价值
①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②人的价值的另一个方面在于享受价值,就在于得到社会的承认和满足。
(3)人的价值的评价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是看他的贡献。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在今天,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警示:
(1)考查价值的含义:
注意理解哲学上讲的价值与经济学上的价值、哲学价值与具体价值的关系。
(2)考查人生价值的内容:
可运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原则来理解。坚持一分为二;
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抓住本质和主流;
一个人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
左边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人生价值的实现,受工作条件的制约
B.进行价值选择,应充分考虑个人需要
C.知识文化水平的高低是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索
D.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有重要的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