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 年,党的 __________________ 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十二届三中全会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中国改革从农村转向城市的标志。 1984 年召开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1980 年,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四个经济特区设立,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
深圳 珠海 汕头 厦门
【解析】
【详解】
1980 年,我国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这四个经济特区分别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1984 年,开放了大连、青岛等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 1988 年,设立海南省,并把海南开辟为经济特区。 1990 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至此,我国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全方位 多层次 宽领域
【解析】
【详解】
1984 年,开放大连、青岛等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 1988 年设立海南省,并把海南开辟为经济特区。 1990 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至此,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2013 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 ________________ 的重要部署,提出要使 ________ 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 ________ 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2013 年设立中国(上海) ________ 试验区。 2017 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 ________________ 新格局。这都表明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全面深化改革 市场 政府 自由贸易 全面对外开放
【解析】
【详解】
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 2013 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2013 年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对外开放,这都表明中国对外开放即将进人新的发展阶段。
以 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解析】
【详解】
1992 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开放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 “ 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 1992 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 ” 从此以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其标志是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_________ 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 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解析】
【详解】
40 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 “ 两个一百年 ” 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 _________ 永无止境, _________ 也永无止境。 _________ 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
【解析】
【详解】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 , 解放思想永无止境 , 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 , 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 因为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改革开放是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由之路是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是 ( ) 。
共同富裕 公平正义 社会和谐 和平发展
【解析】
【详解】
本题为填空题,主要考查对教材知识点的准确把握程度,可根据本题目要求,在空格处依次填写出共同富裕、公平正义、社会和谐、和平发展等关键词即可。
“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 一个拥有坚定自信的民族,才能聚集起强大的社会正能量。在提出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后,中国共产党在建党 95 周年之际,又提出要坚持 “____ 自信 ” ,这一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文化
【解析】
【详解】
根据题意,本题应填写文化自信。因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 , 一个抛弃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 , 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 , 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文化自信 , 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 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 , 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没有文化自信 , 不可能创作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
1980 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设立,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 ______ 。 1984 年开放了大连、青岛等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 1988 年,设立海南省,并把海南省开辟为经济特区。 1990 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至此,我国 ______ 、 ______ 、 ______ 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迈出关键步伐 全方位 多层次 宽领域
【解析】
【详解】
1978 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党和国家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1980 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设立 , 标志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 , 1984 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一系列经济特区、沿海港口城市陆续设立 , 开放了大连、青岛等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 1990 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至此,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故本题答案为: ① 迈出关键步伐 ② 全方位 ③ 多层次 ④ 宽领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 ________________ 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 ________________ 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 ________________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 ________________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 _________________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国共产党 经济建设 市场经济 生态文明 共同富裕
【解析】
【详解】
(略)
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要坚定道路自信、 _________________ 自信、制度自信、 _______________ 自信。
理论 文化
【解析】
【详解】
略
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面貌、 __________ 的面貌。 __________ 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__________ 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
备选项: A .中国农村 B .中国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 .中华民族 E. 中国人民 F. 中国改革 G. 中国共产党
G D C
【解析】
【详解】
根据教材内容可知: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米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正以联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① 填 G 。
② 填 D 。
③ 填 C 。
1978 年 12 月 18 日至 22 日,党的 ______ 届 ______ 中全会胜利召开,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
十一 三
【解析】
【详解】
依据教材知识可知, 1978 年 12 月 18 日至 22 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
他 在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大会上指出: “ 改革开放 40 年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 )
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
② 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③ 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④ 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A
【解析】
【详解】
①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故 ①③ 入选。
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毛泽东思想,故 ② 不选。
④ :毛泽东思想是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故 ④ 不选。
故本题选 A 。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书写了世界上 “ 最成功的脱贫故事 ”……40 多年来, “ 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 ”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① 改革开放的成功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走向国家富强的斗争
② 改革开放开启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时期,改变了中华民族的面貌
③ 改革开放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 以我国发展为契机,让更多国家搭上了我国发展快车,推动了共同繁荣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C
【解析】
【详解】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① 错误。
② :改革开放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改变了中华民族的面貌, ② 错误。
③ :改革开放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 正确。
④ :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以我国发展为契机,让更多国家搭上了我国发展快车,推动了共同繁荣, ④ 正确。
故本题选 C 。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中指出 :“ 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 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
A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
B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政治前提
C .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D .表明中国进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
【解析】
【详解】
A : 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 A 不符合题意。
B :新中国成立,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政治前提, B 正确。
C :改革开放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C 不符合题意。
D : 1919 年五四运动标志着我国进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D 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B 。
“ 中国从鸦片战争起就向西方学习救国之路,但是 ‘ 先生老是欺侮学生 ’ ,资本主义道路不适合中国,必须寻找一种既能铲除封建主义又能超越资本主义的思想武器,才能完成两大任务。 ” 以下对这 “ 两大任务 ” 描述正确的是( )
① 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②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③ 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④ 只有经过旧民主主义革命才能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A
【解析】
【详解】
①② :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①② 符合题意。
③ :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以后, ③ 不符合题意。
④ :只有经过旧民主主义革命才能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说法错误,我国现阶段依然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不断努力奋斗, ④ 错误。
故本题选 A 。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 1956—1976 年间,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证明了 “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 。与之相符的有( )
① 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② 农业初步满足了我国人民的基本生活要求
③ 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推广领先世界
④ 探月工程取得重大进展,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A
【解析】
【详解】
①② :符合题意,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业方面初步满足了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 ①② 符合题意。
③④ :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网购推广、探月工程,属于改革开放以后的成就,并不属于 1956-1976 年间, ③④ 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A 。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和伟大梦想的四个 “ 伟大 ” 。关于四个 “ 伟大 ” ,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
① 伟大梦想指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② 伟大工程指的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③ 伟大事业指的是我们党正在深入推进的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事业
④ 伟大斗争指的是我们党带领人民攻坚克难必须进行的斗争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C
【解析】
【详解】
① :伟大梦想指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① 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要求。
② :伟大工程指的是我们党正在深入推进的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 ② 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要求。
③ :伟大事业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③ 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要求。
④ :伟大斗争指的是我们党带领人民攻坚克难必须进行的斗争, ④ 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要求。
故本题选 C 。
查看答案
单次付费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单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无限次 4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