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科学思维常识
>
树立科学思维的观念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135
更新时间:2021-1-1
纠错
1.

20世纪50年代中期,经济学家马寅初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当实行计划生育,然而这一观点在那时却遭到批判。随后我国人口进入了高速增长期,在1962年到1972年的十年间累计出生了3亿人。由于人口增长过快,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大规模提倡计划生育。进入21世纪,我国已成功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的?

查看答案
题型:综合题
知识点:树立科学思维的观念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1)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马寅初经过调查研究,提出我国要实行计划育,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随着人口的增加,实行计划生育的观点由原来的受批判到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证明了计划生育的正确性,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事物的发展。批判计划生育观点导致人口增长,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成功地控制了人口数量,说明不同的认识对实践具有不同的作用。

=
考点梳理:
根据可圈可点权威老师分析,试题“ ”主要考查你对 探究思维奥秘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资料梳理”如下:
◎ 探究思维奥秘的定义

思维的含义:

思维是人们关于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

◎ 探究思维奥秘的知识扩展
(1)思维的含义:思维是人们关于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
(2)思维的基本形式有概念、判断、推理
(3)思维的特征是概括性和间接性
◎ 探究思维奥秘的知识点拨

思维的含义:

思维是人们关于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

思维的基本形式:

概念、判断、推理

思维的特征:

概括性和间接性

◎ 探究思维奥秘的教学目标
1、识记思维的含义。
2、理解思维的特征、思维的形态。
3、掌握抽象思维的基本形式、科学(正确)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
◎ 探究思维奥秘的考试要求
能力要求:掌握/应用
课时要求:1
考试频率:常考
分值比重:2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

类题推荐:
树立科学思维的观念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叶玲苏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