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江苏进一步开展了“推动城乡品质提升”的工程,继续从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等方面,为江苏各主要城市建设找定位,避免江南江北一个样,城市乡镇一个样。这蕴含的唯物论哲理是
A.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要坚持客观符合主观
C.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D.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
C
【解析】
A不合题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属于辩证法,而不属于唯物论;
B说法错误,要坚持主观符合客观,而不能让客观与主观符合;
C符合题意,从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等方面,为该市各主要城市建设找定位,避免城市乡镇一个样。这蕴含的唯物论哲理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D不合题意,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属于辩证法,而不属于唯物论;
故选C。
(1)意识的起源、生理基础和本质
①意识的起源: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③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④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实践。
(2)意识的能动作用
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即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人们在实施行动之前要预先制定蓝图、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
B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即只有当人们的实践活动需要时,人们才会去主动地反映它)。
C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即人的意识在反映客观世界时既能反映事物的现象,又能反映事物的本质;既能追溯过去,又能推测未来)。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即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的环节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B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即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3)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辩证关系: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①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
②原理内容:人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4)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要求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无所作为的思想。
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能动作用:
关于“意识”问题的几个认识误区:
误区 |
警示 |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有了人脑就能产生意识 | 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但有了人脑,意识并不会自行产生。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离开了客观存在,人脑不会产生意识 |
意识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界 | 意识并不能直接引起具体物质形态的变化,它借助于实践这一环节促使事物的变化。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是指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够能动地改造世 |
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促进作用 | 不同性质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不同的能动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
意识具有独立性 | 在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意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在:意识发展变化与客观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同步性,意识发展的历史继承性,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等 |
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 | 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是客观的,但它的形式是主观的。在意识中体现了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 |
正确理解意识:
(1)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世界,所以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所以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2)从意识的主体来看,对同一事物或现象,不同的人因立场、思维方式、知识构成、世界观等主观因素不同,会形成不同的意识。
(3)意识从性质上来看,有正确的意识与错误的意识,它们的区别在于是否如实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而不在于是否对客观事物作出了反映。错误意识的内容也来自于客观存在,不过它是对客观存在歪曲的反映。
(4)“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而不能说“意识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人脑与动物的大脑在构造上有着质的区别。这些区别说明了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没有高度发达、完善的人脑这种特殊的物质器官作为基础,是不可能产生意识的。
(5)意识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实践。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而人只有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客观存在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作用于人脑,人脑才会形成客观存在的反映,也才会产生意识。
正确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存在,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而不是人脑自生的,离开了客观对象,就不能产生人类意识。
(1)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正确的意识是指人脑如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而错误的意识则是歪曲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二者的区别不在于是否对客观事物作出了反映,而在于对客观事物作出了不同性质的反映。
(2)无论是抽象思维还是具体感受,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抽象思维是人所特有的意识形式。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是对客观事物的共同的属性的概括反映,是对客观事物作出的间接的但又是更为深刻的反映。具体感受只是对事物表面现象的反映。抽象思维与具体感受的区别只是反映的内容和形式不同,而不在于是否对客观事物作出了反映。
(3)无论是人们对过去和现在的反映还是对未来的预测,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人们对未来的预测是根据客观事物而作出的一种超前反映,根源于过去、现在的客观存在。因为,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不是消极的,而是能动的,它能够以客观存在为基础作出某种想象,进行“超前”反映。
正确认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它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方法论要求: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二者关系如图所示:
正确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包括两方面内容: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
能动地认识世界: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时,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不同于动物无目的的本能的活动。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3)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能动地改造世界: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又对生理过程有着能动的反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