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6日,中国财政部宣布成功在伦敦定价发行30亿元人民币国债。该笔国债发行期限为3年期,发行利率为3.28%。这是中国财政部首次在香港以外的离岸市场发行人民币国憧。海外发行人民币屆债的积极影响有
①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②增强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
③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
④提升人民币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考点定位】人民币国际化
【名师点晴】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人民币现金在境外享有一定的流通度;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是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成为国际各主要金融机构包括中央银行的投资工具,为此,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第三,是国际贸易中以人民币结算的交易要达到一定的比重。这是衡量货币包括人民币国际化的通用标准,其中最主要的是后两点。当前国家间经济竞争的最高表现形式就是货币竞争。如果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的替代性增强,不仅将现实地改变储备货币的分配格局及其相关的铸币税利益,而且也会对西方国家的地缘政治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在经济金融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掌握一种国际货币的发行权对于一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国货币充当国际货币,不仅可以取得铸币税的收入,还可以部分地参与国际金融资源的配置。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既能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又可以增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和发言权,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要想在全球金融资源的竞争与博弈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加入货币国际化的角逐中。同时也应该认识到,货币国际化也将为本国经济带来不确定因素。如何在推进货币国际化的进程中,发挥其对本国经济的有利影响的同时,将不利因素降至最低是一国政府必须认真考虑的事情。可以相信,只要我们创造条件,坚定信心,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在不远的将来,人民币就一定能够成为世界人民欢迎和接受的货币。
商品的含义: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一定不是商品;必须用于交换,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
商品的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商品的价值: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1)商品的含义
①商品的含义: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一定不是商品;必须用于交换,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
②物品,劳动产品与商品的关系:
A区别——物品,劳动产品没有价值,商品有价值;物品,劳动产品不用于交换,商品用于交换;物品,劳动产品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永恒的范畴,商品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历史范畴。
B联系——物品,劳动产品,商品都有使用价值;商品一定是物品、劳动产品,而物品、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①商品的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商品必须具有使用价值,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是没有人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②商品的价值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任何商品都是无差别人类劳动的凝结,价值是不同商品相互比较、相互交换的基础,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和特有属性,价值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③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即使在它上面花费了大量劳动,也不能形成价值,因而也就不能成为商品。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没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总之,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必然有使用价值。
(3)商品交换与交换价值:
①商品交换:商品的价值只有在交换时才能体现,所以交换是商品的基本特征。商品交换的实质是商品生产者交换彼此的劳动,体现的是一种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②商品的交换价值:任何商品都有价值,但商品的价值是不能自我表现的,必须通过交换,由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和量的比例就是交换价值。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商品的属性:
商品两个基本属性:
①商品一定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是商品。
②不同商品使用价值不同,所以才需要交换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
③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④商品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一定是商品。
⑤商品之所以能够交换,是因为他们都有价值(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商品的价值的比较:
比较 商品的使用价值 商品的价值
区别
含义不同
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属性不同
①是商品的自然属性;②它反映的是人和物的关系;③体现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④是商品的非本质、非特有属性
①是商品的社会属性;②它反映的是人和人的关系;③体现了生产关系;④是商品的本质属性、特有属性。
能否量比
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在质上是不同的,不能进行量的比较。
由于价值在质上是相同的,可以进行量的比较。
对商品生产者、消费者的意义
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但要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让渡商品的价值,即给商品生产者价值补偿。
生产者生产商品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但要实现商品的价值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即让消费者使用商品。
联系
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一种物品要想成为商品,必须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二者缺一不可②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
判断商品的方法:
①定义法: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二者缺一不可。
②属性法: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③领域法:虽为劳动产品,关键还要看是否已离开流通领域,离开流通领域就不再是商品。
④注意:馈赠的礼品、救灾物资、退出流通领域的物品不是商品。
使用价值和价值关系:
对立统一
统一:同时存在于商品中,商品是两者的统一体。
对立:任何人都不能同时拥有两个属性。
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②要想实现商品的价值,商品生产者必须把使用价值让渡给购买者;为了得到使用价值,购买者也必须付出相应的价值给生产者,当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分离时,就意味着交换实现。
理论联系实际:
日常生活中,商品的质量、品牌是就商品的使用价值而言的。商品具备良好的使用价值,是顺利实现商品价值的前提,因此,企业应当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创造自己的品牌。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