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与“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的分歧,实质是(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
C.是否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D.是否承认绝对运动的存在
C
【解析】
试题分析:“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表明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是借口事物的绝对运动而否认事物的相对静止。因此二者分歧的实质是是否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C正确且适合题意;A B D说法都是错误的,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探究世界的本质:
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
提示:
哲学上的物质概念
具体的物质形态
区别
特性
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别属性
存在状态
不生不灭、永恒存在
有生有灭
联系
物质是对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概括抽象;物质依赖于具体的物质形态,离开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了物质。不能用物质代替具体的物质形态,否则就看不到世界的丰富多彩。同样,也不能用具体的物质形态代替物质,否则又会抹杀世界的物质性
(1)物质是对物质具体形态共性的概括,与物质具体形态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要明确哲学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的关系: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只涉及自然界中的物质形态的具体特征,而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则概括了世界上所有物质具体形态的共同特点,即客观实在性。
对物质含义的理解:
①物质的内涵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外延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万事万物的总和。
②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