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诗人杨万里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写到:“莫言下山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人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诗境揭示的哲理是( )
①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
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③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④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解析】诗文的意思是:(上岭很累,但是)莫说从岭上下来就不难,在下山之前常常让那些行人空欢喜一场。走入到崇山峻岭之中,你才从一重山里出来,可是又被另一重山拦住了。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矛盾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也说明事物发展道路是曲折的,所以①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说明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只体现发展道路的曲折性,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所以排除②④。答案选择B。
运动含义: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静止的含义:
事物变化中质的相对稳定性。
发展的含义:
发展是指事物前进性、上升性的运动。
发展的普遍性和实质:
比较运动、变化和发展:
区别 | 联系 | |
运动 | 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它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 运动包括变化和发展,有运动才会有变化和发展;发展是运动、变化的更高层次,揭示了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三个概念都表明事物不是绝对静止的,不是凝固和僵化的 |
变化 | 侧重于运动中所发生的状态乃至性质的改变,是事物由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即量变和质变 | |
发展 | 是一种运动和变化,是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变化,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
理解运动根本属性:
从宏观来看物体是绝对运动的相对静止的;从微观来看物体内部的分子或颗粒也在不停的无规则热运动,因此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它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凡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基础和承担者,凡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没有无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的主体。
准确理解发展的实质:
要理解发展的实质,就要与运动、变化相比较。发展是一种运动,但不能说运动就是发展。发展是一种变化,也不能说变化就是发展。运动、变化都不能反映出事物运动变化的总体性质和趋势。唯物辩证法是从事物的前进性和方向性出发理解发展的,认为发展是带有前进性和上升性的运动和变化,是能表明事物前进性和方向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发展揭示了万事万物的各种运动变化所包含的前进性和上升的趋向性。运动、变化比发展广泛,发展比运动、变化深刻。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