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回答题。
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这表明( )
①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②国有经济要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③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④非公有制经济不能涉足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
A. 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4.在改革开放30余年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党和国家一直在不断深化对市场的认识。《中共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千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有了新认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反映出( )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
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④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B
4.A
【解析】
3.试题分析:《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相关论述,既说明了公有制的主体作用,也说明了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题肢④说法错误,应该是凡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故排除。答案选B。
4.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中的“在改革开放30余年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党和国家一直在不断深化对市场的认识”可知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要在实践中不断的发展真理,故题肢①②正确。答案选A。
考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实践的基本含义:
实践是指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1)实践的基本含义
实践是指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2)实践的特征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即实践的构成要素,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都具有客观性。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即实践是在意识指导下人的有目的的活动。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即实践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历史上每个阶段实践的内容、规模、水平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3)实践活动
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有三种。意识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而是变革社会的实践;三是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
实践:
追求真理:
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在把握实践的含义这一知识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实践以人为主体,这意味着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2)实践是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实践不是纯粹的思维活动、认识活动。
(3)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提醒:
不能扩大实践的外延,如不能认为“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或“实践是人们改造整个世界的活动”;
也不能缩小实践的外延,如不能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活动”或“实践是人们改造社会的活动”。
实践的特点:
客观 | |
物质性 | ①实践的构成要素——主体、对象和手段是客观的。 ②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 |
主观能动性 | ①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②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人创造出自然中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 ③在改造社会的实践中,人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
社会历史性 | ①任何实践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必然带有一定社会的烙印。 ②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 |
实践的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三者的统一体现了在实践问题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征。 |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
A.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B.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就会受到惩罚
D.认识有反复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