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要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是
①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建设法治中国
②加强法制建设,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③强化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④让行政监督体系成为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C
【解析】
试题分析: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是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关键,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通过民主,尊重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强化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加强法制建设,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②③说法正确;①④不是根本之策。该题选C。
考点:本题考查政府权力自觉接受监督。
国家机构的含义:
国家机构是国家机构的总和,从纵向上看,包括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从横向上看,包括立法、司法、行政、暴力等机关。国家机构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并随国家的变化和形式的发展而变化。
国家性质和政府性质的关系:
国家性质、政府性质、政府职能与对人民负责原则: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因此决定了我国政府的性质必然是为人民服务的。这一国家性 质就决定了我国的政府在履行管理与服务的职能时,必然贯彻 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就决定了政府要对人民负责。
全面认识我国的国家机构:
1.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总称国家机构。
2.国家元首不是个人权力的体现,而是一个重要的国家机关,是一个国家在实质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和对外的最高代表。 在我国是指国家主席。
3.立法机关是指制定、修改、废止法律的机关。在我国就是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4.行政机关是指国家的管理机关,通常称为政府,可分为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我国是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5.司法机关是指专门行使司法权的机关。狭义仅指法院, 广义还包括检察机关。一般理解,我国的“司法机关”应包括 “公、检、法、司、安”机关,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人民 检察院)、审判机关(人民法院)、司法行政机关、国家安全机关。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