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吹响了文化体制改革的进军号角。沿海N市某校高三(2)班同学以“聚焦文化体制改革”为主题,就本市文化发展的状况及对策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推动文化繁荣
同学们了解到,N市党委和政府乘东风、抢机遇、抓落实,很快出台了《关于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的决定》。文件指出:“要科学界定文化单位性质和功能,制定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改革的不同措施,近期要重点抓好营业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先试点后推广,循序渐进、逐步推开,推进一般国有文艺院团、非时政类报刊社、新闻网站转企改制,形成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体现文化企业特点的资产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模式”。
(1)试分析N市党委和政府做法的哲学思维和文化价值。
深化文化改革
N市杂技团原是一个国有营业性文化单位,实际运行呈现“四不像”特点:工资国家发,不管有没有演出,奖金福利一分不少,另外还有一些演出收入也不上交,小日子过得很自在。
市委市政府在充分考虑到该团职工利益的前提下,将该团确定为首批转企改制单位之一,但团里的几个演员想不通,不愿意从此丢掉“铁饭碗”,便到市政府门口拉横幅、堵门、喧闹,严重影响了政府正常的工作秩序。
(2)假如让你去做这些上访演员的说服工作,请你运用《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知识,写出你的劝说提纲。
(1)哲学思维:①矛盾有主次之分,必须着重解决主要矛盾。近期重点抓好营业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说明这一点。②矛盾具有特殊性,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必须“科学界定文化单位性质和功能,制定不同措施,区别对待、分类指导”。③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必须坚持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分类指导,先试点后推广”体现了这一点。④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必须重视量的积累。因此,转企改制必须循序渐进、逐步推开。⑤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内在要求。(每个要点各1分,共5分)
文化价值:①进一步满足广大群众多样性、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需求,更好地实现社会效益,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②通过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③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推动文化创新,提高城市品质。(每个要点各1分,共3分)
(2)经济生活知识:对国有营业性单位实行转企改制有利于打破平均主义分配格局,理顺分配关系,调动人们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活力;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政治生活知识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有言论和集会的自由。但是,必须坚持依法有序参与,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无序的政治参与只能导致国家、集体的利益遭到损害,自身的权益也无法维护。
(3)①建议一:如着力打造本市的知名文化品牌;文化依据: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②建议二:如加大文化资源的市场调节力度;经济依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只要建议符合题目要求,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但满分不得超过4分)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围绕“经济发展与重金属污染”问题展开探究调查,并将搜集到的资料整理如下:
【聚焦发展之污染】
一组振奋人心的数字:
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
污染类型 | 污染后果 |
粮食污染 | 年均1200万吨,直接经济损失超200亿 |
土壤污染 | 至少2000万公顷,约1/6的耕地 |
食品污染 | 36%的膳食铅摄入量超安全限量 |
儿童中毒 | 23.57%的儿童血铅水平超标 |
名词解释:重金属污染指由重金属或其化合物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由采矿、废气排放、污水灌溉和生产、使用重金属制品等人为因素所致。
【感受污染之危害】从频频发生的“血铅事件”到震惊全国的“镉米风波”,我国重金属污染警钟频频敲响。我国重金属污染正由大气、水体向土壤污染转移,土壤重金属污染已进入一个“集中多发期”,对居民身体健康和农产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1)请你从《经济生活》角度概括上述材料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就其产生危害的原因进行探讨。(8分)
【体味政府之行动】2011年4月初,我国首个“十二五”专项规划——《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复,防治规划力求控制5种重金属,要求到2015年,重点区域铅、汞、铬、镉和类金属砷等重金属污染物的排放,比2007年削减15%。
(2)结合《政治生活》有关知识,面对日益严重的现状,请你为政府如何解决该问题献计献策。(10分)
网络,于无声处,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某校高三(2)班开展了一次以“网络与社会生活”为主题的课堂讨论,同学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请你参与其中。
![]() |
乙同学:根据我的调查,网购作为新生事物,受到普遍欢迎。对于消费者来说,网购既省时又省钱,还有机会买到当地市场难以买到的东西;对于商家来说,由于网上销售减少交易环节、省去店面租金,可以产生更大让利空间;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这种新型的购物模式可在更大的范围内、更多的层面上以更高的效率实现资源配置。但是,网购在我国才刚刚起步,配套的政策、法规和监管机制还有很多不足和漏洞;网络的虚拟性和一些商家信用度的缺失,往往使商品质量难以保证,甚至一些不法商人和骗子利用这一平台坑害和诈骗消费者。网络交易存在的安全性问题不容忽视。
(1)甲同学的发言蕴涵了哪些经济信息?结合甲、乙两位同学的发言,请你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就促进我国网购市场的健康发展提出合理建议。(13分)
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许多问题,一些格调不高甚至低俗的内容在网上传播,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同学们经过调查有这两种观点:观点A:“让孩子上网会毁了他!” 观点B:“不让孩子上网会耽误他!”
(——摘自“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公益广告)
(2)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产生这两种观点原因的认识。(5分)
为倡导青少年“绿色”上网,同学们决定以“文明畅游网络,快乐助我成长”为中心,自己动手制作班级网页,请你参与。
(3 )从中学生学科学习、文体活动、人际交往、道德修养等方面思考、选择网页内容,并说明其 《 文化生活 》 依据。(8分)
网页内容 | 《 文化生活 》 依据 | |
学科学习 | 如:唐诗宋词赏析 | ① |
文体活动 | 如:推荐一本好书(音乐、电影等) | ② |
人际交往 | 如:寻访我身边的文化名人 | ③ |
道德修养 | 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介绍 | 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