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大力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在“幸福安徽”建设上迈出新步伐。某校高三(1)班部分同学以建设“幸福安徽”为主题展开了探究活动。
【话题一:收入倍增】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未来五年我省全面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全市人民的幸福感。如推进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扩面提标,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扩大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农保试点等。
(1)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巨大意义。(8分)
【话题二:民主管理】安徽省委决定从2011年9月始至明年2月底,用半年时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五级书记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访民情、汇民智、释民感、解民忧、惠民生”大走访活动。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安徽开展大走访的意义。(8分)
【话题三:转变管理方式】为建设幸福安康,省委、省政府抓住政绩考核这一“牛鼻子”,结合全省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及各地资源禀赋差异,推出省辖市新考核体系。新考核体系将省辖市分为四类:一类为合肥、马鞍山、鞠湖、铜陵市;二类为准北、蚌埠、淮南等市;三类为毫州、阜阳、六安三市;四类成都市为黄山市。考核指标权重“因地制宜”。
(3)运用“矛盾”相关知识,说明安徽转变管理方式的合理性。(6分)
【话题四:大力推进文化建设】近年来,安徽扎实推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瓴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4)请你为我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几点建议。(6分)
(1)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有助于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②扩大国内消费需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有助于增加消费,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小康社会建设,必须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为此必须增加居民收入;④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能够让人民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8分。)
(2)大走访是领导干部工作中求真务实的表现。①有助于密切联系群众,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广泛征询意见建议,使决策更加科学、民主;②有助于转变工作方法,增强领导干部的服务意识;③有助于融洽党群、干群关系,推动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建设;④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更好的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8分)
(3)①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省委省政府抓住政绩考核这一“牛鼻子”,有力地推动了科学发展;②矛盾的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新考核体系强调考核指标权重“因地制宜”就说明了这一点。(6分)
(4)建议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样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建议二: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样就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建议三: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这样就把握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建议四: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样就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6分)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围绕“经济发展与重金属污染”问题展开探究调查,并将搜集到的资料整理如下:
【聚焦发展之污染】
一组振奋人心的数字:
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
污染类型 | 污染后果 |
粮食污染 | 年均1200万吨,直接经济损失超200亿 |
土壤污染 | 至少2000万公顷,约1/6的耕地 |
食品污染 | 36%的膳食铅摄入量超安全限量 |
儿童中毒 | 23.57%的儿童血铅水平超标 |
名词解释:重金属污染指由重金属或其化合物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由采矿、废气排放、污水灌溉和生产、使用重金属制品等人为因素所致。
【感受污染之危害】从频频发生的“血铅事件”到震惊全国的“镉米风波”,我国重金属污染警钟频频敲响。我国重金属污染正由大气、水体向土壤污染转移,土壤重金属污染已进入一个“集中多发期”,对居民身体健康和农产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1)请你从《经济生活》角度概括上述材料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就其产生危害的原因进行探讨。(8分)
【体味政府之行动】2011年4月初,我国首个“十二五”专项规划——《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复,防治规划力求控制5种重金属,要求到2015年,重点区域铅、汞、铬、镉和类金属砷等重金属污染物的排放,比2007年削减15%。
(2)结合《政治生活》有关知识,面对日益严重的现状,请你为政府如何解决该问题献计献策。(10分)
网络,于无声处,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某校高三(2)班开展了一次以“网络与社会生活”为主题的课堂讨论,同学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请你参与其中。
![]() |
乙同学:根据我的调查,网购作为新生事物,受到普遍欢迎。对于消费者来说,网购既省时又省钱,还有机会买到当地市场难以买到的东西;对于商家来说,由于网上销售减少交易环节、省去店面租金,可以产生更大让利空间;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这种新型的购物模式可在更大的范围内、更多的层面上以更高的效率实现资源配置。但是,网购在我国才刚刚起步,配套的政策、法规和监管机制还有很多不足和漏洞;网络的虚拟性和一些商家信用度的缺失,往往使商品质量难以保证,甚至一些不法商人和骗子利用这一平台坑害和诈骗消费者。网络交易存在的安全性问题不容忽视。
(1)甲同学的发言蕴涵了哪些经济信息?结合甲、乙两位同学的发言,请你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就促进我国网购市场的健康发展提出合理建议。(13分)
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许多问题,一些格调不高甚至低俗的内容在网上传播,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同学们经过调查有这两种观点:观点A:“让孩子上网会毁了他!” 观点B:“不让孩子上网会耽误他!”
(——摘自“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公益广告)
(2)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产生这两种观点原因的认识。(5分)
为倡导青少年“绿色”上网,同学们决定以“文明畅游网络,快乐助我成长”为中心,自己动手制作班级网页,请你参与。
(3 )从中学生学科学习、文体活动、人际交往、道德修养等方面思考、选择网页内容,并说明其 《 文化生活 》 依据。(8分)
网页内容 | 《 文化生活 》 依据 | |
学科学习 | 如:唐诗宋词赏析 | ① |
文体活动 | 如:推荐一本好书(音乐、电影等) | ② |
人际交往 | 如:寻访我身边的文化名人 | ③ |
道德修养 | 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介绍 | 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