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综合类
>
综合类 单元测试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148
更新时间:2021-1-1
纠错
1.

2007127召开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传出消息:经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简称新特区)。国务院近年先后批准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成都、重庆为新特区,如今,位于中部的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成为新特区,将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

    

               1                                  2

1)读图12,分析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发展共同的有利区位因素。武汉城市圈周边100千米半径内,集中了8个中小城市,和长株潭城市群相比,最大的优势是武汉市城市规模大,对外辐射能力强,其主要的不利区位因素是什么?

2)简析长株潭城市群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工业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材料一  下图为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彩绘帛画。该画形成于西汉初期,画在一块上部宽92厘米,下部宽47.7厘米,长205厘米的“T”字形丝织品——帛上,是我国已知画面最大、保存最完整、艺术性最强的彩绘帛画。帛画可分上、中、下三部:上部为天上景象。右上方画太阳,中立金鸟一只。太阳下的扶桑树上,又有8个小太阳。左上方画新月,中有蟾蜍、玉兔。一女子乘龙奔向弯月。中间绘人首蛇身像。下面,两只飞鸟相对,悬着铃铎。再往下,两扇天门内,二守门人拱手对坐。中部为人间景象。一老妇人拄杖而立,她就是墓主人,前有两人捧盘跪迎,后有三女随身伺候。中部下端有玉璧垂磬,磬下摆列鼎壶,描绘了墓主人生前宴饮的场面。下部为地下景观。一巨人站立两龙之上,横跨一条大蛇,双手托举着可能象征大地的白色扁平物。

3)文物是研究历史最可信的资料,你从上图文物中能获得那些历史信息?请列出一个你从画面内容联想到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

材料二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洞庭湖流域成为主要的产粮区,但南方各地经济的发展还是很不平衡,南朝时期,欧阳触在湘、广地区“务是民天,敦其分地,火耕水耨,弥亘原野”。……到明清时期,在湖广地区,汉江平原和洞庭湖周围,以及资江、沅江流域的山区盆地,出现了大量村落,成为当时最主要的粮食输出地,出现了所谓“湖广熟,天下足”的新局面。

                                                ——摘自《中华文明史》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湘广地区还是火耕水耨,请概括此时中原地区农业发展水平。公元三世纪以后到鸦片战争前,在哪些时期湘广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共同原因有哪些?从中你能得出哪些启示?

材料三  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有关专家指出:在当前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的趋势下,根据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要求,要结合本地区的区位优势,扬长避短,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尽快形成有利于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切实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新路,为推动全国体制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5)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分析专家观点的合理性。

材料四  长沙某高校网站论坛上一篇谴责浪费的文章引起强烈共鸣。文章指出,有些同学早晨洗漱时任凭自来水哗哗地流个不停;在该校餐厅门口的两个泔水桶里,装着将满的剩余饭菜,不少同学还在将大半碗拉面、大半个馒头往里丢,而食堂窗口上方赫然写着“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6)从公民与国家关系的角度,分析材料中浪费公共资源行为的错误。

查看答案
题型:综合题
知识点:综合类 单元测试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1) A位于东南季风迎风坡(武夷山),多地形雨。

(2) 形成农业低产的自然原因是:

①亚热带季风气候,水旱灾害、低温危害较多;

②山地丘陵地形,坡度较大,土层较薄;

③土地酸、黏、瘦(或酸性红壤),肥力较低。

植被破坏严重的原因是:

①人多地少,毁林开荒现象严重(或过度垦殖)

②能源短缺:农村薪柴需求量大(或强取,薪柴)

③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低,环保意识差。

(3)优势: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地价较低;能源资源较丰富。

措施:加快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对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营造良好的政策与创新环境。

(4)儒家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爱人之心来谐调社会人际关系。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让人民安居乐业。道家主张“无为”,有利于化合社会矛盾,法家主张“法治”有助于维护社会安定。

 (5)贞观之治。吸取隋朝暴政灭亡教训;知人善任、善于纳谏;革新政治、完善制度;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提倡节俭、戒奢从简;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

(6)古代统治者追求“盛世”局面主要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统治;而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则主要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7)①大力发展生产力,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使全体人民的收入都有所增长。

②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③从分配原则上看,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④国家要加强对收人分配的调节,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⑤充分发挥财政和税收的作用,促进收入分配公平,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三农”、教育和社会保障事业的投入。

(8)①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必须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建立和谐世界,有利于展示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有利于发展我国的经济。

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建立和谐世界,有利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③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建立和谐世界,有利于推进国际化进程,有利于进一步落实联合国的宗旨及原则,有利于促进世界各国的和睦相处、共同繁荣。

=
类题推荐:
综合类 单元测试
难度:
使用次数:191
更新时间:2021-1-1
加入组卷
1.

材料一: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某校高三(1)班同学以走进世博,聚焦世博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查阅.上网等途径收集资料,组织课堂讨论,发表看法:

甲同学:上海世博会是文化世博。中国馆的建筑设计凸显汉字、京剧、中国红和水墨画等中国元素,整体布局体现了中华文化悠久的和谐思想;国家馆馆内用高科技手段向观众展示古代四大发明、《清明上河图》等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安徽馆以徽派建筑标志性元素马头墙、小青瓦而为外墙装饰,馆内通过徽剧、黄梅戏,凤阳花鼓等民间艺术的展示,让观众领略新安文化、皖江文化和淮河文化的质感。

材料二:上海世博会上,各国展馆纷纷展示本民族文化的独特风采,如丹麦的小美人鱼、卢森堡的金色少女……同时,许多外国展馆也都嵌入了中华文化元素,如意大利馆的字、挪威馆的中国红……

材料三: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举办引起了校园世博热,同学们纷纷上网世博。一个世博专题网页引发了某同学的兴趣和思考,他发帖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以下是该网页的部分内容。

【世博之魅】

1)请你结合材料一甲同学的发言,分析说明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特征。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3)结合材料三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跟帖中的观点,并针对发帖中的问题提出你的看法。

题型:简答题
知识点:综合类 单元测试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难度:
使用次数:148
更新时间:2021-1-1
加入组卷
1.

材料一:目前,英、德、美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台了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也于2008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并通过检查节约能源法和清洁生产法的实施情况,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如期实现。

1)根据信息提示,完成下面的表格。

国家政体的基本类型

相关国家政体的主要特征

信息提示

议会制君主制

政府掌握行政权力,它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

君主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其职责多数是礼仪性的

英国议会通过《气候变化法案》

议会制共和制

议会拥有立法、组织和监督政府等权力

作为国家元首的总统只拥有虚位,没有实权

德国联盟党在联邦议会选举中获胜,其主席默克尔出任联邦政府总理后,推动联邦议会通过温室气体减排新法案

总统制共和制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

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相互独立

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名朱棣文任能源部部长,朱棣文上任后提出征收碳关税主张

2)结合材料一,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为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行使了哪两项职权?

材料二:20091125,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即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行动。

3)结合材料二,从依法治国的角度,说明我国应如何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题型:综合题
知识点:综合类 单元测试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难度:
使用次数:147
更新时间:2021-1-1
加入组卷
1.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与发达国家社会事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较表

国家

教育事业

卫生事业

社会保险

社会福利

中国

4.6%

3.7%

6.5%

2.4%

发达国家

14.2%

11.3%

10.1%

6%

注:扩内需、保民生要以雄厚财力为后盾,对民生领域的历史欠账,有些是因为当年财力不够,无法解决。目前,我国正对此引起高度重视。

1)教育、卫生、社会保险、社会福利是事关民生的关键大事。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回答:为什么政府会高度重视民生问题?

材料二:2005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表(单位:元)

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城市

10493

11759

13786

15781

17175

农村

3225

3587

4140

4761

5153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你认为应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材料三:个人消费方式对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我们换一部手机,大自然就得付出100吨材料和能源的代价;坐飞机2000公里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就需种植三棵树来取消;生产一公斤小麦需900斤水…地球环境在恶化,环保意识在提高。今年,低碳成为最热门的生活词汇,不仅衣食住行要低碳,连人生大事——结婚也要低碳,其中就包括了喜帖。新人通过电子邮箱向亲朋送来结婚喜帖;红色的背景配上两个喜字和大束的玫瑰花,随着音乐响起,喜帖中间跳出一个方框,里面是不停变换的新郎新娘结婚照,点击照片,弹出了婚宴邀请的对话框。这种低碳环保的“幸福告知”方式在都市白领中悄然兴起。

材料四:浙江省翟州市已建成该省最大的生物发电项目——浙江恒鑫电力有限公司,电厂每年燃烧19万吨农作物废弃物,折合标煤8.27万吨,一年可减少15.3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发展低碳经济,重点在产业培育。翟州的这个生物发电项目整合了产业发展规划,确定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低碳产业培育初见成效。目前已初步建成较完整的太阳能产业链,其能耗低、污染少、技术先进,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3)结合材料三回答:运用经济常识回答,消费者在节能减排方面应如何做?

4)结合材料四,运用经济常识知识、为企业在发展低碳经济、实现节能减排方面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题型:综合题
知识点:综合类 单元测试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难度:
使用次数:154
更新时间:2021-1-1
加入组卷
1.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某地景观图。

1)简要说明图中MNFP四条小路走向与等高线的关系。

2)假如图示区域发生山泥倾泻,你认为会形成灾害吗?请阐述理由。

材料二  20108723,甘肃舟曲地区发生特大地质灾害,遇难1447人,失踪318人,受伤住院72人,建筑和耕地损失惨重。舟曲位于秦岭南坡,靠近四川西部,贯穿境内的河流是嘉陵江上游的白龙江。

3)用已学知识,试分析舟曲地区今年发生特大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

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一直以来是各国政府试图解决的重大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英国于1601年颁布《济贫法》,由教会在全国各地设立济贫院,收容救济老人、孤儿、残疾人。1833年,英国颁布《工厂法》,它限制儿童的工作实践并为儿童提供教育机会。根据《工厂法》……制订了有关通风、温度和工作时间之类的规则。根据《失业保险法》……几乎涵盖了所有年收入不超过250英镑的手工劳动者和非手工劳动者。这样保险涵盖的范围就从400万工人扩大到1200万工人。依据《老年抚恤金法》的规定,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人享有获得标准规模的抚恤金(每月5先令)的权利,而不需支付任何税款。1919年又提高到10先令。在19191939年间,英国共建筑了130万幢公用住宅,300万幢自用或出租的房屋,所有的房屋建筑都有政府补助。

——《英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失衡及其调整》

4)据材料三,概括英国社会福利制度发展演变的主要特征。

材料四  让我们再一次发问:我们已经达到了193334那天所梦想的目标了吗?我们已经找到快乐之谷了吗?

但是,我们的民主也正受到考验:在这个国家中,我看到数千万公民——占总人口的重大数目——他们中的大部分此时此刻仍然处于今天所称的生活之必需的最起码的标准之下。……

我看到全国有三分之一的人口住房破损,衣衫褴褛,营养不良。

——1937120日罗斯福总统连任就职演说

5)从材料四的演说词中,你能看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以解决?

材料五  近两个月来,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包括: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会议确定,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元。

——《人民日报》(20081110

6)据材料五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政府在应对本次危机方面与罗斯福新政的哪些做法相似?二者有何共同特点?

7)综合材料三、四、五,谈谈你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认识。

材料六:近几年,由于我国各地房地产价格的持续快速上涨,许多地方的房价远远超过了普通百姓的购买力,大中城市的房价更是令人堪忧。

材料七:为解决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对于提振信心、活跃市场、促进住房消费和投资,实现保增长、扩内需、惠民生的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2009年以来,新建商品住房成交面积有较大幅度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速度加快,380多万户低收入家庭解决了住房困难问题。但是,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回升,一些城市出现了房价上涨过快等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为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会议要求,按照稳定完善政策、增加有效供给、加强市场监管、完善相关制度的原则,继续综合运用土地、金融、税收等手段,加强和改善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重点是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市场预期,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

8)随着政府宏观调控力度的不断加强,不少地方的房产价格开始回落,宏观调控措施初见成效。请分析房产价格回落对人们生活和房地产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9)结合材料七,用唯物论的知识说明政府是怎样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的?

题型:综合题
知识点:综合类 单元测试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陈晓明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