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综合类
>
综合类 单元测试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112
更新时间:2021-1-1
纠错
1.

山东作为沿海大省,物产富饶,历史悠久,经济繁荣,文化灿烂,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体育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增进友谊的桥梁和纽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气候是影响农业生产及其分布的重要因素。下图反映了山东省冬季气温变化的趋势,数值大于0说明气温较多年平均值偏高,小于0说明气温较多年平均值偏低。

1)山东省冬季气温有什么变化趋势?对农业生产产生哪些影响?

2)棉花是喜热作物,对水分也有一定需求,但开花期(即授粉期)及收获期忌多雨、喜光照。结合下表说明山东省棉花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形成的原因。

市(区)

粮食播种面积(公顷)

棉花播种面积(公顷)

年降水量面积(公顷)

6月日照时数(小时)

常用耕地(公顷)

青岛

497858

3462

490.1

167.5

412853

淄博

223016

17639

318.8

226.1

158187

聊城

684706

69472

326.3

232.2

526792

3)中国棉花协会20081016称,鉴于国内棉花价格持续下跌,为了保护棉农利益,稳定棉花生产,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部门决定收储部分棉花。这说明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除了气候以外还包括哪些?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同苏联,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民主德国。罗马尼亚,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等国进行了频繁的体育交流。

——据李相如,宋雪莹《关于新中国体育外交的问题与研究》

4)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其体育交流的历史作用。

5)中美关系史上曾经写过“乒乓外交”的佳话。简述“乒乓外交”发生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材料三:1956年,举重运动员陈钱丹首次打破世界纪录,1959年,乒乓球运动员容贺圆成为新中国第1个世界冠军。他们被称为民族英雄。得到全国人民的崇拜。19811116,中国女排首次夺冠。第二天,《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学习女排振兴中华》。第一次将女排和振兴国家联系在一起。如今世界冠军依然赢得全社会的尊重和喝彩。但也不再是全民崇拜的英雄,除了少数人成为平民偶像,更多的冠军们过着路人不识的寻常生活。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海外执教的中国教练员和代表外国参赛的原中国运动员超过了1000人,其中最有名的是郎平。

6)据材料三,概括建国以来中国人体育情结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材料四:200910169时,山东奥体中心,一场浓郁传统与现代,融合东方与西方的演出,更承和谐之风,拉开了全运会开幕的华丽篇章。在一个巨大的显示屏上,水墨氟氟,一山一水一圣人,或汪洋悉肆,或灵动飘逸……山东,正以内敛自信的方式展现着数千年的文化积淀,秦山凌然崛起,黄河滔滔入海,孩童齐声诵《论语》……这一切“很山东”的元素,艺术地演绎着齐鲁之魂的精髓。至千名火世手心手相传。“全民全选”的理念,在这一种以奇特的形式再次得以辉映。

7)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十一届全运会开幕式为什么能取得巨大成功?

材料五:山东某市地处黄河入海口。市政府结合该市的实际,在工作中进一步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突出发展海洋经济,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加快建设生态室居城市;着力改善民生,促进就业,完善城乡医疗保险,农民养老保险;坚持教育优先,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努力塑造具有鲜明特色的黄河口文化品牌。

8)材料中市政府的做法是如何促进该地区科学发展的?

查看答案
题型:综合题
知识点:综合类 单元测试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1)(波动)上升    延长了农作物生长期,使其产量增加;平均无霜期延长,复种指数提高;虫害增强,农业投资增大;蒸发增强,土壤墒情变差。

2)东少西多(由东向西种植面积增加)山东省西部降水较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更有利于棉花的生长。

3)市场、国家政策。

4)促进了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突破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封锁;拓宽了新中国的国际活动空间;扩大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

5)背景: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的共同要求。

意义:它打开了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

6)变化:由过分看重竞技体育的政治色彩回归到体育精神的本质(人文、发展、和谐)。

原因:新时期改革开放深入;思想观念更加解放;中国体育竞技水平提高对体育精神的理解更深入;国际地位提高;国民自信心增强;民众心态趋于理性;国际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7)①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展示了齐鲁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艺术地再现了山东独具魅力的传统文化,并体现了时代精神。③博采众长,并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8)①突出发展海洋经济,做到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②完善城乡医疗保险,做到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③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做到了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④注重改善民生,加大教育投入,做到了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类题推荐:
综合类 单元测试
难度:
使用次数:191
更新时间:2021-1-1
加入组卷
1.

材料一: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某校高三(1)班同学以走进世博,聚焦世博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查阅.上网等途径收集资料,组织课堂讨论,发表看法:

甲同学:上海世博会是文化世博。中国馆的建筑设计凸显汉字、京剧、中国红和水墨画等中国元素,整体布局体现了中华文化悠久的和谐思想;国家馆馆内用高科技手段向观众展示古代四大发明、《清明上河图》等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安徽馆以徽派建筑标志性元素马头墙、小青瓦而为外墙装饰,馆内通过徽剧、黄梅戏,凤阳花鼓等民间艺术的展示,让观众领略新安文化、皖江文化和淮河文化的质感。

材料二:上海世博会上,各国展馆纷纷展示本民族文化的独特风采,如丹麦的小美人鱼、卢森堡的金色少女……同时,许多外国展馆也都嵌入了中华文化元素,如意大利馆的字、挪威馆的中国红……

材料三: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举办引起了校园世博热,同学们纷纷上网世博。一个世博专题网页引发了某同学的兴趣和思考,他发帖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以下是该网页的部分内容。

【世博之魅】

1)请你结合材料一甲同学的发言,分析说明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特征。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3)结合材料三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跟帖中的观点,并针对发帖中的问题提出你的看法。

题型:简答题
知识点:综合类 单元测试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难度:
使用次数:148
更新时间:2021-1-1
加入组卷
1.

材料一:目前,英、德、美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台了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也于2008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并通过检查节约能源法和清洁生产法的实施情况,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如期实现。

1)根据信息提示,完成下面的表格。

国家政体的基本类型

相关国家政体的主要特征

信息提示

议会制君主制

政府掌握行政权力,它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

君主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其职责多数是礼仪性的

英国议会通过《气候变化法案》

议会制共和制

议会拥有立法、组织和监督政府等权力

作为国家元首的总统只拥有虚位,没有实权

德国联盟党在联邦议会选举中获胜,其主席默克尔出任联邦政府总理后,推动联邦议会通过温室气体减排新法案

总统制共和制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

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相互独立

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名朱棣文任能源部部长,朱棣文上任后提出征收碳关税主张

2)结合材料一,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为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行使了哪两项职权?

材料二:20091125,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即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行动。

3)结合材料二,从依法治国的角度,说明我国应如何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题型:综合题
知识点:综合类 单元测试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难度:
使用次数:147
更新时间:2021-1-1
加入组卷
1.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与发达国家社会事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较表

国家

教育事业

卫生事业

社会保险

社会福利

中国

4.6%

3.7%

6.5%

2.4%

发达国家

14.2%

11.3%

10.1%

6%

注:扩内需、保民生要以雄厚财力为后盾,对民生领域的历史欠账,有些是因为当年财力不够,无法解决。目前,我国正对此引起高度重视。

1)教育、卫生、社会保险、社会福利是事关民生的关键大事。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回答:为什么政府会高度重视民生问题?

材料二:2005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表(单位:元)

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城市

10493

11759

13786

15781

17175

农村

3225

3587

4140

4761

5153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你认为应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材料三:个人消费方式对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我们换一部手机,大自然就得付出100吨材料和能源的代价;坐飞机2000公里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就需种植三棵树来取消;生产一公斤小麦需900斤水…地球环境在恶化,环保意识在提高。今年,低碳成为最热门的生活词汇,不仅衣食住行要低碳,连人生大事——结婚也要低碳,其中就包括了喜帖。新人通过电子邮箱向亲朋送来结婚喜帖;红色的背景配上两个喜字和大束的玫瑰花,随着音乐响起,喜帖中间跳出一个方框,里面是不停变换的新郎新娘结婚照,点击照片,弹出了婚宴邀请的对话框。这种低碳环保的“幸福告知”方式在都市白领中悄然兴起。

材料四:浙江省翟州市已建成该省最大的生物发电项目——浙江恒鑫电力有限公司,电厂每年燃烧19万吨农作物废弃物,折合标煤8.27万吨,一年可减少15.3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发展低碳经济,重点在产业培育。翟州的这个生物发电项目整合了产业发展规划,确定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低碳产业培育初见成效。目前已初步建成较完整的太阳能产业链,其能耗低、污染少、技术先进,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3)结合材料三回答:运用经济常识回答,消费者在节能减排方面应如何做?

4)结合材料四,运用经济常识知识、为企业在发展低碳经济、实现节能减排方面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题型:综合题
知识点:综合类 单元测试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难度:
使用次数:154
更新时间:2021-1-1
加入组卷
1.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某地景观图。

1)简要说明图中MNFP四条小路走向与等高线的关系。

2)假如图示区域发生山泥倾泻,你认为会形成灾害吗?请阐述理由。

材料二  20108723,甘肃舟曲地区发生特大地质灾害,遇难1447人,失踪318人,受伤住院72人,建筑和耕地损失惨重。舟曲位于秦岭南坡,靠近四川西部,贯穿境内的河流是嘉陵江上游的白龙江。

3)用已学知识,试分析舟曲地区今年发生特大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

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一直以来是各国政府试图解决的重大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英国于1601年颁布《济贫法》,由教会在全国各地设立济贫院,收容救济老人、孤儿、残疾人。1833年,英国颁布《工厂法》,它限制儿童的工作实践并为儿童提供教育机会。根据《工厂法》……制订了有关通风、温度和工作时间之类的规则。根据《失业保险法》……几乎涵盖了所有年收入不超过250英镑的手工劳动者和非手工劳动者。这样保险涵盖的范围就从400万工人扩大到1200万工人。依据《老年抚恤金法》的规定,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人享有获得标准规模的抚恤金(每月5先令)的权利,而不需支付任何税款。1919年又提高到10先令。在19191939年间,英国共建筑了130万幢公用住宅,300万幢自用或出租的房屋,所有的房屋建筑都有政府补助。

——《英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失衡及其调整》

4)据材料三,概括英国社会福利制度发展演变的主要特征。

材料四  让我们再一次发问:我们已经达到了193334那天所梦想的目标了吗?我们已经找到快乐之谷了吗?

但是,我们的民主也正受到考验:在这个国家中,我看到数千万公民——占总人口的重大数目——他们中的大部分此时此刻仍然处于今天所称的生活之必需的最起码的标准之下。……

我看到全国有三分之一的人口住房破损,衣衫褴褛,营养不良。

——1937120日罗斯福总统连任就职演说

5)从材料四的演说词中,你能看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以解决?

材料五  近两个月来,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包括: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会议确定,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元。

——《人民日报》(20081110

6)据材料五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政府在应对本次危机方面与罗斯福新政的哪些做法相似?二者有何共同特点?

7)综合材料三、四、五,谈谈你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认识。

材料六:近几年,由于我国各地房地产价格的持续快速上涨,许多地方的房价远远超过了普通百姓的购买力,大中城市的房价更是令人堪忧。

材料七:为解决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对于提振信心、活跃市场、促进住房消费和投资,实现保增长、扩内需、惠民生的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2009年以来,新建商品住房成交面积有较大幅度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速度加快,380多万户低收入家庭解决了住房困难问题。但是,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回升,一些城市出现了房价上涨过快等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为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会议要求,按照稳定完善政策、增加有效供给、加强市场监管、完善相关制度的原则,继续综合运用土地、金融、税收等手段,加强和改善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重点是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市场预期,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

8)随着政府宏观调控力度的不断加强,不少地方的房产价格开始回落,宏观调控措施初见成效。请分析房产价格回落对人们生活和房地产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9)结合材料七,用唯物论的知识说明政府是怎样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的?

题型:综合题
知识点:综合类 单元测试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251200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