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美国国务院每年都要发表一个所谓的《人权状况》,污蔑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三世界国家的人权状况。美国这样做的目的,对外是要以此作为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借口,打着“人道主义干涉”的旗帜,插手别国事务,甚至直接出兵,制造人道主义灾难。对内掩盖它糟糕的人权状况,抵制国际上对美国国内侵犯人权事件的谴责。
结合政治常识的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对我们有何启示?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各民族在祖国统一大业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珍惜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载入宪法。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又将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长期坚持。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材料一:
(l)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2)综合国力决定一国的国际地位,我国只有抓住机遇发展自己,才能不受制于人。
(3)我国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材料二:
(l)上述材料一说明,我国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①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决定了要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具有优越性。第一、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第二、有助于把国家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结合起来。第三、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第四、有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己经载入宪法,作为法治国家,党和政府必须依法办事。
民族平等原则含义:
各民族之间只有大小、强弱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优劣之分。
民族团结原则含义:
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的强弱,与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前途有密切的关系,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
民族共同繁荣原则含义:
实现各民 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①民族平等原则
民族平等原则:各民族之间只有大小、强弱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优劣之分。各民族都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具体表现:各民族在政治权利、社会地位上实现了平等;各民族在发展经济、文化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平等权利,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
②民族团结原则
A、民族团结原则: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的强弱,与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前途有密切的关系,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各民族的大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因此,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必须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与极少数民族分裂分子进行斗争,依法惩处煽动民族歧视的行为。
B、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坚持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
③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民族共同繁荣原则: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在现阶段,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是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促进各民族个同繁荣,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推进西部大开发,实行“兴边富民”行动,是坚持民族共同繁荣原则的具体体现。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
(2)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意义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当地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于全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没有民族自治地方的现代化,就没有全中国的现代化,没有少数民族的振兴,就没有中华民族的振兴;四分之三的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在西部,加快西部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民族自治地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能够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民族自治地方与东部发达地区优势互补、互利互惠,推动共同繁荣。
(3)处理民族关系的三原则的关系?
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是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4)怎样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该做什么,能做什么)
①我们应该珍惜、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
②我国已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这种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已由宪法予以确认,也是我国在各族人民生活中都能体会到的感受到的。我们应十分珍惜,不断巩固和发展。
③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④生活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里,处理好民族关系问题,既是国家的重大问题,又是人们生活中必须面对的具体问题。
⑤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是每个中国公民的责任。
⑥作为当代青年学生,要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付诸行动。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 | 民族团结 | 各民族共同繁荣 | ||
区 别 | 原因 | 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我国各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 | 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 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 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
含义 | 各民族一律平等,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 | 我国形成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 | 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 |
联系 |
![]() |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①这是我国重要的国情之一。
②我国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基本内容: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具体要求。
①十分珍惜、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②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是每个中国公民的责任。
误区警示:
误区:我国已经消除了民族压迫,所以不存在民族差别了。
注意:我国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但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依然存在,而且难以在短期内消除。
误区: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民族政策。
注意: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民族政策,也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