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风雨兼程,三十载变化万千,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材料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变化
年份 | 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 农业机械总动力(万千瓦) | 农业从业人员占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 | 农村非农产业劳动力占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 |
1985 | 29.8 | 20912.5 | 62.4 | 13.8 |
1990 | 28.4 | 28707.7 | 60.2 | 15.7 |
1995 | 20.8 | 36118.1 | 52.2 | 18.4 |
2000 | 16.4 | 52573.6 | 50.0 | 21.3 |
2005 | 12.5 | 68549.4 | 44.7 | 26.9 |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
(1)运用经济常识,分析材料一的经济信息。
(2)从经济常识角度说明,材料一、二之间的内在联系。
(3)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常识的相关知识,谈谈“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意义。
(1)①从1985年到2005年,我国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下降,反映出我国的三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②农业机械总动力不断增加反映出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对农业的物资投入不断加大。③农业从业人员占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不断下降,反映出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④农村非农产业劳动力占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不断提高,反映出农村中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农村中的二三产业不断发展。
(2)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生产力发展了,因此,生产关系要做相应的调整,这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客观经济规律决定的。
(3)土地是一种生产要素,也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国家的这一决定有利于资源配置的优化和效益的提高。允许多种形式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农业机械化作业、规模化经营、产业化经营,从而推动我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2006年12月12日,上海市许多区县举行了区县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选民踊跃投票, 行使 了 ( )
A.公民的集会结社自由权利 B.公民的选举权利
C.公民的监督权利 D.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