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的最大亮点是首次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并提,将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进一步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这是继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之后的第五大建设,进而从“四位一体”建设演进到了“五位一体”建设的总体布局,这是我们党对发展理念的进一步创新,也是对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1)请运用所学经济常识的相关知识回答党中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依据,并作简要说明。
(2)请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简要分析上述材料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1)“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还必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要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所以我们党提出“生态文明建设”。
(2)实践决定认识,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从“两个文明”建设到提出政治文明,再到这次提出生态文明,这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变化发展不断丰富发展。
(如果有学生回答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能促进实践的发展也可以)
国内生产总值(GDP)含义: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GNP)含义:
是一个国民概念,是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社会的比较:
总体小康 | 全面小康 | ||
不同点 | 标准 | 低水平——低标准的小康。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800多美元 | 更高水平——较高标准的小康。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超过3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富裕 |
生活质量 | 不全面——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势不全面,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覆盖的人群不全面;二是消费的内容不全面,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而发展性、享受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 | 更全面——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接受良好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人与自然更加和谐。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足、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 |
社会发展状态 | 发展很不平衡。目前,即使是低水平的小康,在全国也没有全面达到。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差距不小 | 发展比较均衡——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将加快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发展,体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原则。将惠及十几亿人口 | |
相同点 | 都是小康社会,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总体小康是我国目前已经达到的小康水平,全面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为我们制定的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发展目标,二者只是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 |
国民生产总值与 国内生产总值比较:
比较
国民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
区别
含义不同
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有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货币表现。
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有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货币表现。
标准不同
以本国常住居民为准
以国界为准
联系
GDP=GNP-国外净要素收入=GNP-(本国常住居民取自国外的资本收入和劳务收入-外国居民取自本国的资本收入和劳务收入)。都是综合反映一国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统计这两大指标的意义:都是反映一国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都能把三大产业水平和劳务成果反映出来。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便于进行国际经济的横向比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1、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总体小康的建设成就在宏观和微观上的表现 :
①微观上: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人们的消费,已经从温饱型消费过渡到小康型消费,部分向比较富裕型消费迈进;
②宏观上,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当前的小康水平是总体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及内容
(1)全面小康社会的提出: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2)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①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
②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
③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
④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
⑤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3、全面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要达到以下几项新要求:
①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
②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③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