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三十周年之际,我国新一轮区域改革试验开始发力。这一轮改革试验区与多年前的经济特区有很大不同,改革试点内容基本上已涵盖新时期面临的全局性改革难点,其设立的宗旨对应了中国目前面临的不同难解性问题(如下表所示)。这些改革试验区的设立,为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政策、模式、思路和方法的实践支持。
设立时间 | 试验区名称 | 改革目的 |
2005年6月 | 上海浦东新区 | 探讨政府职能的转变 |
2006年5月 | 天津滨海新区 | 探讨新的城市发展模式 |
2007年6月 | 成渝试验区 | 探索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
2007年12月 | 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 | 探索内涵式经济发展道路 |
结合上述材料,试分析我国新一轮区域改革试验区设立和实践所体现的矛盾观。
(1)矛盾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正视矛盾,解决矛盾。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解性问题,我国通过设立改革试验区,积极探索解决的办法。
(2)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设立新的改革试验区既是为了解决改革开放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也是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政府职能转变、二元经济结构等不同的问题,探索具体的解决办法。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设立试验区就是从矛盾的特殊性中总结出矛盾的普遍性,从而指导我国的经济社会建设。
形式逻辑的含义:
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的结构及其规律的科学。不矛盾律、排中律和同一律总称为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判断及其分类:
含义 | 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情况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 |
基本 特征 |
①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是判断的一个基本特征。断定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肯定,二是否定。 ②判断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有真假之分。任何一个判断,不是真的就是假的,有断定就会有真假,判断的两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的 | |
形成恰当判断的条件 | 首先要对认识对象的情况有正确的认识。其次要运用内涵明确、外延确定的概念构成判断。此外,在概念的搭配方面、在判断的联结方面也需恰当 | |
分类 |
简单 |
①性质判断: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 ②关系判断: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 |
复合判断 | ①联言判断:一个联言判断至少包含两个联言支。只有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也就是说,它要求各个联言支的断定都要与实际相符合。 ②选言判断:分为相容的选言判断和不相容的选言判断。一个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如果没有选言支是真的,这个选言判断就是假的。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有而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言支是真的,或者没有选言支是真的,这个不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假的。 ③假言判断:分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取决于判断所揭示的事物情况之间条件关系能否成立。有时,前件和后件都是假的,但事物情况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条件关系,这样的判断仍然可以是真的 |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