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近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表
执行时间 | 存款(一年期) | 贷款(一年期) | ||||
调整前 | 调整后 | 幅度 | 调整前 | 调整后 | 幅度 | |
2008.9.16 | 7.47% | 7.20% | -0.27 | |||
2008.10.9 | 4.14% | 3.87% | -0.27 | 7.20% | 6.93% | -0.27 |
2008.10.30 | 3.87% | 3.60% | -0.27 | 6.93% | 6.66% | -0.27 |
2008.11.27 | 3.60% | 2.52% | -1.08 | 6.66% | 5.58% | -1.08 |
2008.12.23 | 2.52% | 2.25% | -0.27 | 5.58% | 5.31% | -0.27 |
运用经济常识回答:
(1)央行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属于哪一种宏观调控手段?
(2)预测央行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可能产生的政策效果(意义)有哪些?
(3)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决定出台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的增长措施。而扩大内需,要先让百姓鼓起腰包,请就如何增加居民收入提建议。
(1)属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手段。
(2)国家通过利率的下调,有利于减轻企业的融资成本,促进货币信贷的增长,增加企业的投资需求;有利于增加居民的消费需求,同时使居民的储蓄转化为投资,有利于创业,促进经济增长;可以增加货币流通量,带动社会总需求,从而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促进我国经济全面发展:也有利于稳定世界经济。
(3)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减免税收等等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的背景:
(1)从国内看:一方面,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要巩固这一成果,要改变我国落后的经济面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必须要建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另一方面,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经济结构简单、物质基础薄弱。在此情况下,客观上要求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2)从国际看:我们面临帝国主义的封锁,当时只有苏联的经验可以借鉴,因而我国参照苏联的模式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的基本特点:
国家运用指令性计划,直接掌握、控制人财物资源;权力主要集中在中央,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在计划规定的范围内进行。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的作用:
①积极作用:
第一,集中了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完成,使我国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实现了国家的经济独立,进而巩固了国家的政治独立。
第二,抑制了多年来一直困扰我国的恶性通货膨胀,稳定了物价,增加了财政收入。
第三,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的情况下,国家通过对国民收入分配的直接控制,保证了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实现了社会公平。
②弊端和影响:
第一,追求“一大、二公、三纯”致使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不利于方便群众生活。
第二,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不分,忽视商品生产和市场的作用,不利于社会化生产的发展。
第三,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严重,严重影响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发挥。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
2008年9月1日起,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在全国统一停止征收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这一做法
A.表明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表明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平等
C.有利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D.根本目的是提高个体经济的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