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生活与哲学
>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167
更新时间:2021-1-1
纠错
1.

“城市首先是一个生命。有历史,有记忆,有性格,它是一方水土的独特创造,是人民集体的个性创造与审美创造。”

材料一  规划先行,是城市科学发展的先导。厦门市委十届十次全会根据“提升岛内、拓展岛外”精神,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高水平”原则,提出厦门要发挥海西重要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作用,加快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建设。20099月,包括美国RTKL、德国欧博迈亚等六家国际知名的设计单位获邀参加厦门新城初步方案的设计,并于1022提交了6个形态各异的新城概念方案,勾勒出厦门在未来城市建设上的宏伟蓝图。

1)根据材料一,说明厦门新城规划方案是如何体现意识能动作用的?

材料二  厦门市规划局从200911月起,向社会公布岛内外一体化新城建设规划方案,广泛征求市民意见。我市某校高二年级4班全体同学就厦门新城规划展开讨论。

甲同学说:厦门本岛是城市的中心,是月亮,岛外的城镇是星星。星星们环绕于月亮四周,厦门应该构成了“众星拱月”的城市布局。

乙同学说:未来厦门的发展重心应该慢慢往外迁移,功能将慢慢分解到岛外,以岛外的发展推动厦门发展的新跨越。

丙同学说:厦门城市规划,应该是将城市中商业、办公、居住、酒店、餐饮、会议、娱乐等城市至少三项以上功能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共生互利的能动关系,这样才能将彻底改变厦门人的居住、生活方式。

2)请你列出上述三位同学发言的唯物辩证法依据。

查看答案
题型:综合题
知识点: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1规划先行,是城市科学发展的先导;新城概念方案,勾勒出厦门在未来城市建设 上的宏伟蓝图,体现意识活动具有计划性。②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高水平”原则,提出厦门要发挥海西重要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作用,加快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建设,体现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③新城概念方案的提交与讨论,体现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④新城概念方案,有利于加快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建设,体现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2①甲同学: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众星拱月”的城市布局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立足中心,兼顾四周。②乙同学: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厦门的跨越发展,应以发展岛内为重心,功能慢慢分解到岛外,以岛外的发展推动厦门的发展。③丙同学: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系统的各要素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厦门城市规划,充分考虑城市中商业、办公、居住、酒店、餐饮、会议、娱乐等城市至少三项以上功能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共生互利的能动关系,将彻底改变厦门人的居住、生活方式。

=
考点梳理:
根据可圈可点权威老师分析,试题“ ”主要考查你对 联系的普遍性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资料梳理”如下:
◎ 联系的普遍性的定义

联系含义:

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 联系的普遍性的知识扩展
(1)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2)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①原理内容: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②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 联系的普遍性的知识导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 联系的普遍性的知识对比

正确理解普遍联系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之间的关系:

普遍联系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区别 内容 说明的是世界的状态是怎么样的,是辩证法研究的问题 回答的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是唯物论回答的问题
地位 “怎么样”是第二位的问题 “是什么”是第一位的问题
联系 ①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出发,就必然要承认联系的普遍性。因为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表明,事物之间相互联系。没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就没有联系;没有联系,也就无法统一
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多样性,联系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一致的
③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世界的普遍联系不可分割
◎ 联系的普遍性的知识点拨

联系的理解:

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是以承认事物之间的区别为前提的。事物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这是事物的本来面貌。如果只见区别不见联系,就会把本来有联系的事物孤立起来,这是形而上学的特征之一;如果只见联系不见区别,就会抹杀事物之间的界限,把世界看成毫无区别的一团混沌,这是相对主义的特征之一。

正确理解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正确理解该内容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不能把普遍联系理解为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事物总是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在这一点上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而某一具体事物与另一具体事物是否有联系,则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相对的。
(2)联系的普遍性不仅指一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存在联系,还包括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存在联系。
(3)不能把联系的普遍性等同于联系。联系的普遍性是联系的特征之一,另外,联系还具有客观性、多样性特征。
(4)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根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

◎ 联系的普遍性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联系的含义; 理解联系的特征及其方法论要求; 正确理解联系的普遍性与客观性以及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活动的关系。
2、能力目标
通过联系含义的提炼与概括,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能运用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及其意义的原理分析社会生活中一些现象和具体事例,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会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自觉维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增强环保意识;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作到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形成辩证的思想方法。
◎ 联系的普遍性的考试要求
能力要求:掌握/应用
课时要求:1
考试频率:必考
分值比重:15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

类题推荐: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难度:
使用次数:155
更新时间:2021-07-14
加入组卷
题型:选择题
知识点: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难度:
使用次数:127
更新时间:2021-07-15
加入组卷
题型:选择题
知识点: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114227093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