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面临空前的就业压力。2010年,解决就业问题仍然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材料一: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代表中有大量关于促进就业的提案提交大会讨论,为2500万农民工和700多万大学生争取就业机会。
(1)结合政治常识,谈谈人大代表关注就业问题的理由。
材料二: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国务院及有关部门以空前的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开辟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岗位,以优惠政策鼓励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更多地吸纳大学生,举办大型招聘活动,提供岗位信息,通过优惠政策、支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建立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提高职业技能。各项政策措施含金量之大、覆盖面之宽前所未有。
(2)结合材料二,说明国家出台一系列措施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政治学依据。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大代表是我国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人大代表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依法行使提案权。
人大代表要密切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2)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劳动权是宪法赋予每个公民的权利,国家要依法保障公民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
②我国的国家机构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必须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努力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是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具体表现。
③国家具有经济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保障大学生就业是国家的职责。
人民如何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1)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2)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 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 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3)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 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 方两个积极性。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A.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B.地位:在我国的国家机构 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 并受它监督。
C.常设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A.性质: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B.职权:本行政区域 内的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立法权是关于“法律”的职权,任免权是关于 “人”的职权,决定权和监督权是关于“事务”的职权。
决定权与监督权的区别在于是“事前”还是“事中”或“事后”,一般而言,该事务尚未发生或执行而进行表决的属于决定权,该事务正在执行或已经执行完毕对其进行审查的属于监督权。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
我国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是
A.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 B.间接选举和等额选举
C.直接选举和等额选举 D.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