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我国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情况
时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GDP总量(亿元) | 120333 | 135823 | 159878 | 182321 | 209407 |
GDP比上年增长(%) | 9.1 | 10.0 | 10.1 | 9.9 | 10.7 |
能源消费总量(亿吨标准煤) | 15.17 | 17.49 | 20.32 | 22.24 | 24.6 |
能源消费比上年增长(%) | 9.5 | 14.2 | 15.5 | 10.3 | 9.3 |
表2: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情况
“十五”期间增加1亿元GDP需要固定资产投资 | 每万元GDP耗水量是国际水平 | 每万元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 | 单位工业产业废弃物排放比发达国家高 | 工业劳动生产率相当于日本、法国 |
4.99倍 | 5倍 | 3倍 | 10多倍 | 1/18、1/16 |
(1)表1和表2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表1和表2之间有何经济联系?
(3)结合表1和表2运用经济常识分析,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过程中,国家、企业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1)表1反映2002年至2006年我国GDP和能源消费总量逐年增加,除2006年外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GDP的增长速度。表2反映我国单位的能源消费是远远高于发达国家,我国经济的发展方式属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发展方式。
(2)表1中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是靠表2中的高投入、资源的大量消费、环境受到严重污染来实现的;是靠表2中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来支撑的;是以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表2中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必然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动力,为了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3)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利用价格、财政、税收、利率等经济手段,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企业应该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技术,提高企业职工的劳动技能;采用先进科学和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