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6届天津市杨村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政治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6届天津市杨村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政治试卷及答案解析
高中
整体难度:偏难
2015-12-28
题号
评分
一、选择题 (共25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我国古代把一种类景似铲的挖土工具称为“镈”,在物物交换的时代,人们经常拿这种工具去换取别的东西。但用“镈”交换比较麻烦,周王便把这种农具小型化,铸成象征性的“镈”,它在以后的交换过程中充当了一般等价物,这就是原始的空首布。空首布在当时一定区域内所能起到的作用有(   )

它可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           

它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它能够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它制作成本低,便于保管、携带、运输

A.①②              B.①④               C. ①③              D. ③④

难度:
知识点:生活与消费 货币
使用次数:154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一般等价物是指可以表现和衡量其它一切商品价值大小,并且可以和其它一切商品进行交换的商品。“镈”在“交换过程中充当了一般等价物”,它可以表现其它一切商品的价值,并且具有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作用,故①③符合题意,谈的是产生问题,不属于作用;属于纸币的优点。答案选择C。

考点:货币的职能。

2.

2014年某企业生产的单位M商品的价值量用价格表示为30元,2015年该企业生产M商品的劳动产率提高1/3,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1/3。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5年单位M商品的价值量用价格表示是(   )

A.10元   B.40元       C.30元    D.20元

难度:
知识点:生活与消费 价格
使用次数:157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原价为30元的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1/3,即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3,则商品的价值量减少1/3,即变化为原有价值量的2/3,30×2/3=20元。答案选择D。

考点:价值规律。

3.

近期记者走访家具市场发现,纯实木环保地板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原料及人工费用上涨是造成木地板价格上升的主要原因;同时,人们对于高档环保木地板的喜好也拉高了价格。对这一经济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

①“原料及人工费用上涨”导致价格上涨,说明价值决定价格

② 纯实木环保地板涨价违背了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③“喜好也拉高了价格”说明消费心理通过改变商品需求从而影响商品价格

④“纯实木环保地板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体现了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难度:
知识点:生产 劳动与经营 生产与经济制度
使用次数:148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关系影响价格。环保出实木地板由于原料及人工费用上涨导致价格升高,说明价值决定价格,人们对于高档环保木地板的喜好导致需求量加大,价格升高,说明供求关系影响价格,故①③符合题意;材料中的现象正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故②错误;“人们对于高档环保木地板的喜好也拉高了价格”, 体现了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故④错误。答案选择B。

考点:影响价格的因素;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4.

下图描述的是冰激凌的需求曲线。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下列事项中能引起需求曲线d1向d2平移的是 (     )

冷冻酸奶昔的价格下降 

冰激凌生产企业减少供应量

冰激凌厂家请当红明星广告代言

冰激凌未来的预期价格会上升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难度:
知识点:生活与消费 价格
使用次数:175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图中曲线的变化说明冰激凌价格不变,需求量增加。冷冻酸奶昔与冰激凌属于替代品关系,冷冻酸奶昔价格下降会导致对其需求量增加,对冰激凌的需求减少,不符合图中数据变化,排除;冰激凌厂家减少供应量会导致对冰激凌的需求减少,排除;人们消费受到消费心理的影响,冰激凌使用明星代言广告,会导致消费者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而增加对冰激凌的需求,价格影响需求,冰激凌价格有上涨的预期,会促使消费者提前消费冰激凌,从而增加目前的销售量,故③④符合题意。答案选择D。

考点:价格变动的影响;消费心理。

5.

去年“双十一购物狂欢节”那天,天猫不少商家推出购500元商品返还280元购物券的活动,很多消费者为了获得购物券凑足购买500元商品。狂欢之后,一些消费者发现“凑单”购买的许多商品是自己不需要的。这些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

A.是求异心理引发的,不值得提倡 

B.是攀比心理引发的,并不可取

C.违背了理性消费原则            

D.违背了适度消费原则

难度:
知识点:生活与消费 消费
使用次数:116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受到返“购物卷”的影响,很多消费者凑单购买自己不需要的商品,没有考虑自身的需求,是一种不理智的消费行为,违背了理性消费的原则,故C符合题意;这种消费并非属于求异心理、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故排除A、B;适度消费是指与家庭收入水平相适应的消费,材料没有提出该消费行为是否属于超前消费,故排除D。答案选择C。

考点:消费心理和消费观。

本卷还有24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29
总体难度:
偏难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25
86.20%
偏难
4
13.79%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选择题
25
86.20%
综合题
4
13.79%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生活与消费 货币
1
3.44%
生活与消费 价格
3
10.34%
生产 劳动与经营 生产与经济制度
4
13.79%
生活与消费 消费
1
3.44%
生产 劳动与经营 投资理财的选择
1
3.44%
生产 劳动与经营 企业与劳动者
4
13.79%
收入与分配 个人收入的分配
5
17.24%
收入与分配 国家收入的分配
1
3.44%
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
13.79%
市场经济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3
10.34%
市场经济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1
3.44%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主要模式
1
3.44%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司如同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