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与“智”是一种互为依托、互相促进的关系。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智慧便无从谈起;没有相应的智慧,知识再多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哲学是“智慧之学”,要将具体知识转化为哲学智慧,应该( )
A.用哲学取代其他的具体知识 B.在实践基础上丰富具体知识
C.坚持哲学对具体知识的指导 D.对具体知识进行概括和升华
D
【解析】A中“取代”,说法不对。B、C说法都对,但均与题意不符。题干中哲学是“智慧之学”,要将具体知识转化为哲学智慧,应该对具体知识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故本题答案选D。
我们党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
①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②是指导我们有效改造世界的终极真理
③能增强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④能为我国解决改革发展问题提供具体方法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A
【解析】我们党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能增强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①③正确。②说法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终极真理,而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④说法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能为我国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不是提供具体方法。故本题答案选A。
为了形象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某著名哲学家举例说:“当我说我的桌子是存在的,这就是说,我能够看到、摸到它;如果我走出书房后说我的桌子是存在的,那就是说,如果我在我的书房里,我能够看到、摸到它。”下列论断与该哲学家的思想根本对立的是( )
①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
②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③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元素构成
④天下惟器,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D
【解析】题干中该哲学家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思想。①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与该哲学家的思想不是根本对立的。②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思想,与该哲学家的思想一致。③④都属于唯物主义思想,与该哲学家的思想是根本对立的。故本题答案选D。
一位哲学家说,“没有幸福就没有德行。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德行和身体一样,需要饮食、衣服、阳光、空气和住居。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这一观点( )
①把幸福建立在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是不可取的和不现实的
②把物质生活条件和维持德行的条件划上等号,是形而上学观点
③强调了生活上的必需品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具有唯物主义倾向
④夸大了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是唯心主义观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解析】①中是不可取的和不现实的,不符合题意。题干中哲学家的观点,把物质生活条件和维持德行的条件划上等号,是形而上学的观点,但又强调了生活上的必需品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具有唯物主义倾向,②③符合题意。题干并没有夸大意识的作用,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C。
人们常用“万物复苏”来描绘万物生长的春季,由春季还衍生出许多好词,如春暖花香、春意盎然等。这体现了( )
A.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复制 B.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C.意识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 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
【解析】题干中由春季还衍生出许多好词,说明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并不是复制,A不对。对物质世界的反映,属于认识世界,不是改造世界,B不选。C本身说法不对,实践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即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本卷还有23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fanjiafen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