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2人教版高中政治专题练习26313
2012人教版高中政治专题练习26313
高中
整体难度:偏难
2012-05-03
题号
评分
一、选择题 (共10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浮生六记》是清代文学家沈复的作品,文学界称《浮生六记》为小红楼梦。其中《海国记》册封琉球国记略页中的文字清晰地记载了黑水沟为中国(清廷)与琉球国的分界线,钓鱼台()明显在中国领域内的事实。可见(  )

A.文学作品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B.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

C.史书典籍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D.史书典籍有助于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增强民族凝聚力

难度:
知识点: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我们的中华文化
使用次数:149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答案: B

解析: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A项错误。我国各民族文化相互促进,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排除D项。《浮生六记》是文学作品。不是史书典籍,通过本书文字记录,可推出B项。C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

2.

佛山石湾陶塑艺术,起源于唐朝,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岭南乡土气息,它上承汉代陶塑的传统,又吸收了唐宋以来国画的手法,以及岭南木雕的技巧等特色,创造出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这说明(  )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文化有鲜明的区域性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难度:
知识点: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我们的中华文化
使用次数:163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答案: D

解析:     源于唐朝的陶塑艺术具有民族风格和岭南文化气息,说明了③④。发展中承袭汉代陶塑传统,吸收唐宋手法,说明了与陶塑艺术发展无关。

3.

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一个以各国人民为师,不断学习和创造的过程。汉朝的张骞、班超出使西域,唐代的玄奘到西天取经,明代的郑和下西洋,都带回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特色文化。这体现了(  )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

C.中华文化一脉相传

D.继承性是中华文化的最大优点

难度:
知识点: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我们的中华文化
使用次数:120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答案: B

解析: 题干强调中国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其发展过程是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求同存异的过程,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故选B项。

4.

20111月,中央一套播出的长篇电视连续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集中展现了作为民族脊梁的钱学森、邓稼先、钱三强等中国科学家的奉献精神。特别是他们为中华民族作出的巨大贡献,给今天的观众带来了强烈的心灵震撼。中国科学家的奉献精神体现了(  )

中华民族精神中的爱国主义这一主题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知识分子是弘扬民族精神的主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难度:
知识点: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我们的民族精神
使用次数:190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答案: A

解析: 知识分子是弘扬民族精神的主体这一观点不科学,排除①②③均符合题意。

5.

 双百人物(一百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一百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让我们在感动中实现精神的升华。他们的身上折射出,在当代中国(  )

A.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B.核心价值博大精深,人人践行

C.中华美德治国化民,指引方向

D.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凝聚力量

难度:
知识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
使用次数:156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回答本题关键要明确双百人物之所以让人感动的原因。回答本题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传承双百人物之所以感动人,是因为他们的身上都具有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从而说明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生生不息,历久弥新,故应选A项。B项错误,人人都践行中华核心价值在现实中不可能;C项错误,治国化民是政府的职责;D项与题不符,排除。

本卷还有7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12
总体难度:
偏难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9
75.0%
容易
1
8.33%
偏难
2
16.66%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选择题
10
83.33%
简答题
2
16.66%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我们的中华文化
7
58.33%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我们的民族精神
3
25.0%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
1
8.33%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
8.33%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