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首先是一个生命。有历史,有记忆,有性格,它是一方水土的独特创造,是人民集体的个性创造与审美创造。”
材料一 规划先行,是城市科学发展的先导。厦门市委十届十次全会根据“提升岛内、拓展岛外”精神,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高水平”原则,提出厦门要发挥海西重要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作用,加快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建设。2009年9月,包括美国RTKL、德国欧博迈亚等六家国际知名的设计单位获邀参加厦门新城初步方案的设计,并于10月22日提交了6个形态各异的新城概念方案,勾勒出厦门在未来城市建设上的宏伟蓝图。
(1)根据材料一,说明厦门新城规划方案是如何体现意识能动作用的?
材料二 厦门市规划局从2009年11月起,向社会公布岛内外一体化新城建设规划方案,广泛征求市民意见。我市某校高二年级4班全体同学就厦门新城规划展开讨论。
甲同学说:厦门本岛是城市的中心,是月亮,岛外的城镇是星星。星星们环绕于月亮四周,厦门应该构成了“众星拱月”的城市布局。
乙同学说:未来厦门的发展重心应该慢慢往外迁移,功能将慢慢分解到岛外,以岛外的发展推动厦门发展的新跨越。
丙同学说:厦门城市规划,应该是将城市中商业、办公、居住、酒店、餐饮、会议、娱乐等城市至少三项以上功能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共生互利的能动关系,这样才能将彻底改变厦门人的居住、生活方式。
(2)请你列出上述三位同学发言的唯物辩证法依据。
(1)①规划先行,是城市科学发展的先导;新城概念方案,勾勒出厦门在未来城市建设 上的宏伟蓝图,体现意识活动具有计划性。②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高水平”原则,提出厦门要发挥海西重要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作用,加快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建设,体现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③新城概念方案的提交与讨论,体现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④新城概念方案,有利于加快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建设,体现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2)①甲同学: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众星拱月”的城市布局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立足中心,兼顾四周。②乙同学: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厦门的跨越发展,应以发展岛内为重心,功能慢慢分解到岛外,以岛外的发展推动厦门的发展。③丙同学: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系统的各要素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厦门城市规划,充分考虑城市中商业、办公、居住、酒店、餐饮、会议、娱乐等城市至少三项以上功能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共生互利的能动关系,将彻底改变厦门人的居住、生活方式。
举办世博会是中国人长久以来的梦想,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开放的中国迎来了凝聚人类璀璨文明的世博会。
活动一 “5.1”放假期间,小明和小张等几位同学在家长陪同下,参观游览世博园区中国馆。第一展区:探寻“东方足迹”。通过几个风格迥异的展项,重点展示中国城市发展理念中的智慧。其中的多媒体综合展项播放的影片,讲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自强不息的城市化经验、中国人的建设热情和对于未来的期望。国宝级名画《清明上河图》被艺术地再现于展厅中,传达中国古典城市的智慧。第二展区:展开“寻觅之旅”。采用轨道游览车,以古今对话的方式让参观者在最短的时间内领略中国城市营建规划的智慧,完成一次充满动感、惊喜和发现的参观体验。第三展区:聚集“低碳行动”。聚集以低碳为核G元素的中国未来城市发展,展示中国人如何通过“师法自然的现代追隶”来应对未来的城市化挑战,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式的回答”。
(1)请你就中国国家馆的三个展区任选一个话题,说明创新的社会作用。
活动二 如果你是世博会的志愿者,现有一位来自黑格尔、马克思等哲学大师故乡的德国游客与你交流:“黑格尔认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和谐城市’是上海世博会主题的精髓,表达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诉求。吉祥物‘海宝’又以汉字‘人’为核心创意,将人、城市和地球统一于一体。而目前城市的拥挤、污染、犯罪等无一不与人密切相关。这说明人和城市是难以和谐的。”
(2)请你用联系的观点,就人和城市的关系问题与德国游客进行哲学对话。
(1)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国家馆三个展区的创新理念,体现我国民族的进步,国家的兴旺发达。②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东方足迹”馆再现中国人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建设热情。(“寻觅之旅”馆领略中国城市营建规划的智慧;“低碳行动”馆展示中国人“师法自然的现代追求”,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③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理论创新推动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国家馆三个展区体现中国人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是我们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④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理论创新使得人类思维的性质和水平不断更新和提高“东方足迹”馆讲述城市化经验。(“寻觅之旅”馆充满动感、惊喜和发现的参观体验,“低碳行动”馆展示中国人“师法自然的现代追求”,推动着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2)①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构建“和谐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必须综合考虑人、城市和地球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将人、城市和地球统一于一体。②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和城市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城市的拥挤、污染、犯罪等有其发生的基础和原因,都与人的活动密切相关。③联系具有多样性,人可以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建立新的联系。人们可以创造有利条件,正确处理好人与城市之间的联系,实现人和城市的良性发展
全球每一次大的危机都会伴随着科技的新突破,进而推动产业革命、催生新兴产业,同时也成就了某些大国的崛起。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寻找支撑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引擎,力求抢占未来竞争的制高点。对于谋求早日实现现代化的中国来说,必须在若干关系长远的领域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为中国未来发展寻找牢固的基础。
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上述历史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在全球大危机来临时,我国应承认矛盾,正确分析危机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积极探索促进发展的正确方法。
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全球大危机面前,我国应积极创造条件,大力发展经济,变挑战为机遇,实现国家振兴。
③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面对危机,我国应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促进中国未来发展。
2009年7月31日深圳市委、市政府召开政府机构改革动员大会,标志着深圳“大部门制”改革正式启动。此次改革将减少l5个政府机构,精简幅度达到1/3;改革也并不是简单的数量“加减”而是针对产业管理、城市建设和管理、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领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合。改革效果如何,应当由老百姓说了算。这是因为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③老百姓的评价是最客观公正的 ④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促进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A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这表明
A.价值观对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B.价值判断必须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
C.价值判断要以满足人的需要为依据
D.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D
本卷还有23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114227093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