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变化的生活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全体人民致力同心,共同奋斗,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
舌尖上的美好生活:吃得更营养、更健康、更有文化,绿色食品成为就餐时尚。
家居里的美好生活:更加注重环保和艺术品位,智能家居,个性定制进入百姓生活。
休闲中的美好生活:健身、阅读、培训充电渐成潮流,博物馆、剧场门前的队伍变长了,亲子游、毕业游、定制游深受欢迎。
不变的初心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全体中国人民和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共享幸福和荣光。
(1)运用哲学观点分析“变化的生活”与“不变的初心”之间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出现了一系列不一样的速度。
(2)读图,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这些“不一样的速度”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政府部门深化改革,步伐更快,措施更实。
“最多跑一次”“网上一次办理”,让群众办事更加方便。“数据用得活、服务更暖心”,大数据帮助政府实现精准治理。“农村大病保险”“健康扶贫工程”持续发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持续推进。
破解企业办证难题,避免“公章旅行”,“多评合一、多审合一、多图联审”破除企业投资障碍。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探索建立政府与新业态之间的良性互动,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促进跨境电商、移动支付、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健康发展。
着手建设全国统一的执法信息平台,有效遏制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省、市、县三级政府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政府法律顾问在政府决策过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促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3)结合材料,说明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政府应该如何作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上,风沙、盐碱、内涝肆虐,兰考民生艰难、百姓贫苦。上世纪六十年代,“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依靠群众,开启治理“三害”的征程,改善了兰考自然环境,形成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2014年,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选择兰考作为联系点,叮嘱当地干部要切实关心贫困群众,带领群众艰苦奋斗,早日脱贫致富。
“改变兰考贫困的面貌,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兰考县委牢记总书记嘱托,把脱贫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提出了“三年脱贫,七年小康”的奋斗目标。兰考广大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深入调查研究,找到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脱贫措施。在焦裕禄精神的鼓舞下,兰考人民团结奋斗,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建立“公司+贫困户”“经营大户+贫困户”等模式,发展温室大棚种植、畜牧业、民族乐器制作等产业,打赢了艰苦卓绝的脱贫攻坚战。2017年,兰考在河南省率先摘掉贫困县的帽子。2018年,兰考入选中国“幸福百县榜”。
(1)结合材料并运用唯物史观知识,说明在脱贫致富实践中兰考县委是如何贯彻群众路线的。
(2)弘扬焦裕禄精神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3)班级学习园地“如何学习焦裕禄艰苦奋斗精神”栏目征稿,请列举两个写作要点。
广西某山村有许多珍稀鸟类,但一直存在打鸟、捕鸟等现象。近年来,该村引导村民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观鸟基地,吸引天南海北的“鸟友”前来参观,以护鸟观鸟、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特色的产业蓬勃发展,以前打鸟、捕鸟的村民成为爱鸟、护鸟的“土专家”和良好生态环境的自觉守护者。这表明( )
①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根源于生产生活的发展变化
②不与社会存在同步变化的社会意识是落后的社会意识
③社会意识能够转化为改变社会存在的物质力量
④社会意识能否推动社会发展取决于其是否反映社会存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我国正在全面推进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改革。“三权分置”改革实施的重点是在法律和实施办法上清晰界定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之间的权利关系,建立健全土地产权制度和利用制度。从哲学角度看,这表明
①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②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③“三权分置”是人民利益与农村经济发展规律内在统一的要求
④实践基础上的制度创新是改革的先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党中央根据国际国内环境变化,特别是我国发展条件和发展阶段变化做出的重大判断。基于这一判断,党中央进行重大战略部署,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于引领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上述材料表明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③价值选择是价值判断的基础
④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生产关系的调整
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为解决百姓就医难、就医烦、就医远等问题,H市政府根据“最多跑一次”的理念,积极推动医院实施挂号少排队、检查少跑腿、付费更便捷、住院更省心等举措,让患者和家属“少跑腿”“不跑腿”“就近跑”。政府推动医院改革
①体现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②证明了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③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④佐证了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8年9月以来,我国省一级机构改革方案密集获批。在此轮地方党政机构的调整中,一批因地制宜、体现当地特色的机构挂牌亮相,如四川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因此该省将原省扶贫移民局更名为扶贫开发局,以加强脱贫攻坚的工作力度。我国省一级机构改革()
①体现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②遵循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原则
③是在生产力推动下的生产关系的变革
④是促进经济基础巩固的上层建筑变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9年1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意见要求把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激发和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这是由于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和决定力量
②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
④坚持群众路线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当今世界也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此,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中国之治应对时代之变”“以中国之治应对风险挑战”“以中国之治胜比西方之乱”。这表明( )
①社会意识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社会存在变化的反映
②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③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通过改革加以解决
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推进社会变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邓小平指出:“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
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原理,说明人类社会为什么会从低级到高级演变。
S村在打造田园综合体的过程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融合循环农业、创意农业,推广绿色种植模式,既实现了农民致富又改善了生态环境。该村的成功实践表明
①社会存在的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
②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的性质与面貌
③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④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构成事物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法律的权威在于法之必行。
材料一:2019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立改废释并举,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要领域立法,加快我国法域外适用的法律体系建设,以良法保障善治。”
材料二:为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促进外商投资,保护外商投资的合法权益,规范外商投资管理,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2019年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该法充分彰显了新时期我国积极促进外商投资的决心和信心,将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提高投资环境的开放度、透明度和可预期性,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有力的法律保障。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通过良法来保障善治的。
(2)运用“社会发展规律”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出台和实施的理论依据。
1953年,新中国第一个大型天然橡胶基地落户海南。此后,一代代“天胶人”发扬甘于艰苦、勇于开拓、爱国奉献的“橡胶精神”,探索出一整套适合我国特点的橡胶树栽培技术,创造了世界橡胶史上的奇迹。今天,我们仍需弘扬“橡胶精神”的哲学依据是( )
A.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B.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同步发展变化
C.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D.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__)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__)一定要适应的经济基础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客观规律。
邓小平指出:“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原理,说明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进程。
邓小平指出:“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
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原理,说明人类社会为什么会从低级到高级演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人类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内在规律性。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邓小平指出:“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
材料二世界各地历史发展有着不同的轨迹。西欧的日耳曼民族在征服罗马帝国之后,越过奴隶制,从原始社会走向封建社会;北美洲在欧洲移民到来之前仍然处于原始社会,随着欧洲移民的到来,北美洲迅速建立起资本主制度。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一次在欧洲大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国大革命,影响波及整个欧洲,最终确立了民主共和制。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进入21世纪以来,西方资产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采取了一些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但这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关系。与此同时,世界社会主义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苏东剧变引起的震荡已经基本结束。世界社会主义力量在对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以及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进行双重反思的基础上,从本国实际出发,重新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枝独秀,蓬勃发展,向世人展示了社会主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焕发出的强大生命力,预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广阔前景。
结合材料及社会基本矛盾的相关知识,说明社会主义发展具有广阔前景的理由。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生产力水平 | 生产关系 | 社会形态 |
石器工具 | 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等互助,平均分配。 | 原始社会 |
金属工具 | 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 奴隶社会 |
铁制农具广 泛使用 | 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 | 封建社会 |
机器大工业 | 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 资本主义 社会 |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主要体现了什么道理。
原始社会被奴隶社会取代,奴隶社会被封建社会取代,而封建社会的后期又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都是因为
①原有的生产关系已经不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②新产生的剥削阶级比原来的统治者更加开明
③后一个社会形态比前一个社会形态更加文明
④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所决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