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人权法治化保障的新进展》。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尊重和保障人权置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更加突出的位置,开启了中国人权法治化建设的新时代。保障人权需要
①完善立法体制,保障落实公民立法权益
②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行政权力运行更加规范
③加强法制建设,为人权提供法律保障
④法治社会建设向纵深发展,提高政府执法能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在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的平等地位决定了“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
下边的漫画反映的是在法治国家
A.法律保护好人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法律制裁坏人 D.对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法律
2009年10月26日,按照上海市政府要求,浦东新区政府、闵行区政府分别组织联合调查组和专门调查组对“10·14”交通行政执法行为、 “9·8”交通行政执法(钓鱼执法)行为进行了认真的调查,体现了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工作原则。这体现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
A.有法可依原则 B.有法必依原则
C.执法必严原则 D.违法必究原则
近年来,因饮酒之后驾驶机动车造成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给道路交通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较大危害。据此回答下题。
从2010年4月1日起,公安部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正式实施。新规依法加大了对酒后驾车行为的处罚力度,凡驾驶员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20 mg/100 ml,一经查实都将受到一次扣12分的处罚。这反映了
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②公民必须在法制的轨道上行使权利
③司法机关以法律为准绳,严格执法 ④行政机关坚持以人为本,依法行政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009年10月26日,按照上海市政府要求,浦东新区政府、闵行区政府分别组织联合调查组和专门凋查组对“10·14”交通行政执法行为、“9·8”交通行政执法(钓鱼执法)行为进行了认真的调套,体现了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工作原则。这体现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
A.有法可依原则 B.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C.执法必严原则 D.民主集中制原则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的必由之路。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某高校网站论坛上一篇谴责浪费的文章引起强烈共鸣。文章说,有些同学早晨洗漱时任凭自来水哗哗地流个不停;在该校餐厅门口的两个泔水桶里,装着将满的剩余饭菜,不少同学还在将大半碗拉面、大半个馒头往里丢,而食堂窗口上方赫然写着“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自从党中央提出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后,全国正在展开一场旨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活动。大学生从反思浪费开始学习节约、注意节约了。
⑴从公民与国家关系的角度分析材料中浪费公共资源行为的错误。
材料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应当依靠完备的法律体系和符合时代需要的法律制度来保障和促进,全国人大常委会应加快立法进程,尽快制定节约法,对铺张浪费现象通过立法形式予以规范和约束;各级行政机关要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强化限期治理,加强对资源开发活动和重大建设项目的环境监管,依法严厉打击违法排污企业;各级检察、审判机关要把查处铺张浪费的人和事作为一项与贪污受贿同等重要的案件来查处。
⑵材料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保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是如何做到依法治国原则的?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加强党的执 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结合政治常识有关知识回答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从这个意义上说明为什么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2)中国共产党在半个多世纪的执政实践中,努力追求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请说明中国共产党执政至今是如何保证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
近年来,中国的立法民主不断向前推进。几乎每一件法案的起草都采取专家座谈会、论证会等形式,听取专家意见。有的法案还由立法机构直接委托社会研究部门起草。对于调整重要社会关系的立法项目,地方人大常委会还经常召开听证会,让不同利害关系方发表意见。中国立法法对立法听证会作出了规定。1982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制定包括宪法修政案、婚姻法修改草案、合同法草案、物权法草案在内的10多项关系到人民切身利益的重要法律案过程中,都把草案向全民公布征求意见。
(1)立法听证制度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哪些观点?
(2)建立立法听证制度对于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有何重要意义?
《公务员法》的颁布实施,进一步推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
A.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C.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D.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与人治相比,法治的本质是
A.崇尚宪法和法律在政治生活中的权 B.始终坚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地位
C.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动摇 D.行政机关要做到依法行政
2007年8月30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反垄断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吴邦国指出,就业促进法第一次将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写入法律,为促进就业再就业问题提供了积极有力的法律保障。材料体现的政治学道理是
①实现依法治国就是要不断加强维持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权威
②实行依法治国,就是将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纳入依法治理的轨道
③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
④法律手段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④
曾以“杀妻”罪名蒙冤入狱11年的佘祥林接受共计90万元的国家赔偿金。而此前佘祥林提出的385万元精神赔偿要求,因《国家赔偿法》没有明确规定未得到支持:广州花都区农场主姚重庆状告市政府行政不作为胜诉:安徽来京务工人员杜宝良在同一地点以同样方式被“电子眼”记录违章105次,罚款10500元。因此前未得到交管部门的任何告知和警示引发北京市交管部门对“以罚代管:认真整改。”这些事例共同说明
A.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B.在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依法治国和对人民负责是我国国家机关活动的基本原则,两者是统一的
D.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任重道远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反垄断法》。回答问题。
《反垄断法》明令禁止政府滥用行政权力影响消费者的行为。目前,政府解决这一问题最重要的环节是
A.严格立法,确保各项事业有法可依
B.严格依法行政,进一步完善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
C.严格司法,有法必依,违法必纠
D.严格法律监督,提高公众法制意识
回前5年,新一届中央集体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不断理清和完善反腐倡廉战略思路,反腐举措频频推出。回答问题。
7月10日,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因受贿罪,玩忽职守罪两罪并罚,被执行死刑。这体现了
①我国正在完善法律监督体系
②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③保持社会稳定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
④社会主义法治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今年以来,牛奶、方便面等生活日用品以行业协会等名义串通涨价。引起了消费者的强烈不满。2007年8月30日,《反垄断法》获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将于明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有专家指出,“遏制行业协会串通涨价等垄断行为有了法律武器。”
请运用政治常识相关知识谈谈你对“遏制行业协会串通涨价等垄断行为有了法律武器”的认识。
律师作为法律从业人员.有为委托人辩护的权利,但是必须维护法律尊严。律师作伪证,违背了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B.公民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C.民主集中制原则 D.对人民负责原则
“君住长江头,我位长江尾,虽然日日不见君,用君污染水”。这一首被修改的古诗,反映近年来频频发生在我国江河流域的“跨界污染”现状。目前有关专家建议尽快制定《流域法》等相关法律,便于解决资源的边疆性和管辖权断裂造成的一系列行政执法矛盾,这表明
A.有法可依是落实依法行政的前提
B.司法公正是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
C.资源管理的关键是实施法律监督
D.环境保护需要增强公民法律意识,尤其是政府、公务员的法律意识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大通过了229件现行有效的法律和170多件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制定了700多件现行有效的行政法规,民族自治地方人大制定了660多件现行有效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请简要回答:
(1)上述材料最直接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哪一方面的基本要求?
(2)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对推进依法治国方略有何作用?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将于2008年8月1日起施行。该法的制定有利于
①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 ②提高经济的运行效率
③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④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